電話實名制--簡介
電話實名制是指用戶以自己的名稱、產品、品牌等文字標識為手機號碼進行注冊。
2013年9月1日開始,我國在全國范圍內對新增固定電話、移動電話(含無線上網卡)用戶實施真實身份信息登記,嚴格實行“先登記,后服務;不登記,不開通服務”。
電話實名制--概述
《電話用戶真實身份信息登記規定》已經在2013年6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第2次部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3年9月1日起施行。除了實體店,網絡渠道也開始實行實名認證。打開北京聯通淘寶官方旗艦店的頁面,選擇46元月套餐的聯通號卡后,用戶并不能直接下單,而要先輸入機主姓名、身份證號等身份信息后才能成功下單。
對于用戶把自己的身份信息提供給淘寶官方旗艦店、代售點后,自己的身份信息是否存在泄露風險的問題,中國聯通相關負責人回應稱,“我們將向代理商提供便捷的電子實名客戶端,用戶個人信息通過客戶端直接上傳系統,渠道內不留存,從根本上保障用戶個人信息安全。”
電話實名制--背景
電話實名制在2010年也曾實施,當時工信部就宣布實施手機用戶實名登記制度,但當時由于沒有明確的法律條文支持,實施效果并不理想。但此次實名制,工信部對三大運營商施加了更大的壓力,如果運營商不配合實名登記工作,將處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同時電信業務經營者、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如泄露、篡改、毀損或出售用戶個人信息,也將面臨1萬至3萬元罰款。
電話實名制--優劣分析
影響
大多數手機犯罪使用的都是非實名的預付費手機。如今短信息服務投訴是電信服務投訴中最多的業務,投訴的主要內容是垃圾短信和服務提供者不規范經營。實行手機實名制,旨在遏制違法短信、詐騙短信、色情短信等垃圾短信,規范經營,減少通過手機短信進行違規、違法行為。
移動通信運營商在辦理申請者(無論是個人還是集體用戶)手機入網手續時,對用戶的相關身份證件進行審查。申請者為個人用戶的,應當出示有關個人身份證件;申請人為單位的,移動通信運營商應當登記其名稱、地址和聯系人等事項。另外,在辦理完入網手續后,移動通信服務提供者應當向用戶提供電話業務收費單據。在為短信息服務業務提供者代收信息費時,應同時向用戶提供短信息服務業務提供者的名稱、代碼和代收金額,并注明“代收費”字樣。
推行“手機實名制”后,在短信息的傳播過程中,可以保證各個使用環節能夠辨別用戶身份,使信息發布者、傳播者、使用者與最終用戶能夠獲得真實的身份驗證,從而達到有效劃分信息內容權責的目標。8億手機用戶超半數需補登。
采用手機實名制并不是減少垃圾短信的根本解決方法,相應輔于技術上的支持,在源頭上控制垃圾短信的發送。韓國早就實施了手機實名制,但這僅僅是個開始,在技術上限制,對發送者相應的懲罰也是必不可少的。在理論上,發送廣告短信,跟街頭派頭小卡片沒什么分別,所以處罰很多時候也只會流于形式了,法律跟不上,出現爭議時仍然會有真空。優缺點
電信專家普遍認為,實施手機實名制不但有利于抑制通信犯罪,讓受侵害用戶通過法律手段維護自身權益,同時能保障通信安全,讓金融、移動支付能安全開展。
第一,推行手機實名制能更好防范短信欺詐,手機詐騙等行為。手機實名制的推行有一個前提,即公民的個人信息安全應當得到保障。眾所周知,由于中國缺乏類似于《隱私權保護法》或《個人信息保護法》這樣的法規,因此不少公司或個人將收集到的他人信息資料拿到市場上販賣獲利。那些個人信息資料被泄露的公民,往往為商業推銷所苦,在遍地開花的代理商處購買手機卡時,用戶的個人信息基本上難以得到保密。而且由于監管的缺失,也完全無法排除掌握著大量個人信息的運營商泄密的可能。
第二,推行手機實名制對手機支付推廣意義重大。著名電信觀察家項立剛認為,推動實名制工程浩大煩瑣,同時由于假身份證及流動人口龐大等原因,短期難以取得預定的效果。但是項立剛認為,實名制從長遠而言應該運行。“比如手機支付等手段均依賴實名制。”項立剛認為,實名制對3G業務的推動將有重要影響。
第三,推行手機實名制有利于運營商經營用戶。在手機實名制的推進中,運營商是關鍵的一環。實行手機實名制后,運營商要在技術、設備上進行改動,需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資金,短時間內會引起運營商成本的上升,但是若手機實名制處理得好,也能給運營商帶來更大的好處,運營商應該支持。
有人認為,手機實名制可能影響手機用戶的增長速度,影響運營商的市場開發。其實不然,手機實名制清除的只是如今大量存在的“沉默用戶”和影響通信市場健康發展的廣告和欺詐行為,以及不合格的SP和CP,消除的是運營商的負擔,留下的是占手機用戶絕大多數的優質客戶,他們的總體消費能力并沒有降低,只是被集中起來,運營商的業務量應該不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另外,手機實名制的推行,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減少用戶惡意欠費情況的發生,降低了運營商的風險,另一方面它還可以降低手機用戶的消費風險,恢復和培養消費者的信心,增強他們的使用業務、尤其是增值業務的欲望,使運營商獲得更大的獲利空間。
電話實名制--漏洞
此次實名制的重中之重就是營業廳之外的社會網點,據運營商介紹,從2013年9月1日零點開始,非實名制電話卡在當日零點之后激活的,如未進行實名制,是不能夠使用運營商服務的。但在9月1日前激活非實名制卡的用戶,使用通信服務是不受限制的。
那么從以上運營商對于實名制的嚴格規定來看,還是有一些漏洞的,比如在9月1日前激活的非實名制用戶,就是一塊相當大的漏洞,如何讓這部分用戶自覺劃入實名制的范圍,是運營商應當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