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喜歡你的公司,但是我的合伙人不喜歡。”換句話說,就是“no”。這個項目負責人不過是想讓創業者們相信他是個好人,聰明人,能真正理解創業 者所做的一切的一個人;而“其他人”卻不是這樣,所以別怪罪于他。這是在推卸責任;別信他什么其他合伙人不像他一樣喜歡這個項目的胡言。他要真這么喜歡,他一定會投錢成交的。
2. “如果你能找到其他VC先投錢,我們就跟。”換言之,“no”。就像一句古老的日本諺語說得那樣,“如果你姨有膽魄,她就是你叔了。”阿姨當然沒有啦,所以這話是扯淡。說這話的風險投資家其實是說:“我們不看好這單生意,但是如果紅杉先投的話,我們也會跟風。”也就是說,一旦創業者們不需要錢,風險投資家會樂意給他更多--這話如同在說“一旦你看到Larry Csonka不再不寒而栗,我們就會幫你對付他。”而創業者想聽到的是“如果你找不到其他VC先投資,我們來投。”這才是一個信任你的投資人。
3. “先做起來給我們看看,然后我們再投資。”言下之意,“no”。這個謊言可以翻譯成“我不相信你描繪的大餅,但是你如果能賺大錢證明給我看,那么 你也許能說服我。但是,我不想告訴你我不打算投資,因為我說不定判斷失誤,然后,老天,你沒準還能搞定一個財富500強客戶,那時候,我不就活脫脫像個混蛋了。”
4. “我們喜歡和其他風險投資商聯合投資。”這就好比太陽總會升起,加拿大人就是喜歡玩曲棍球那樣的規律,你要相信風險投資家必是貪婪的。貪婪在風險 投資這個行當里的意思是“如果這是個好項目,我就要一人獨吞。”而創業者們想聽的正是“這輪投資,我們拿下了。我們不想要任何其他投資者的加入。”然后,創業者們的任務就是去說服他們為何其他投資者的加入能夠把蛋糕做得更大,而不是減少他們手里的那塊。
5. “我們想要投資你們這個團隊。”這句話沒講完。投資團隊是沒錯的,而創業者們聽到的意思就是“我們不會解雇你們-如果我們投資全然是因為你們,我 們又怎么可能解雇你們呢?”這可一點兒不是風險投資家的意思。她的意思是,“只要事情進展順利,我們就會繼續對你們這個團隊投資,但是如果情況不妙,我們 就會趕你們走,有誰是不可或缺的呀。”
6. “我會放很多精力在你們公司上面。”也許他說的是自己辦公室里的T3線,但決不是指自己的日程安排,因為他早就在十個董事會里待著了。數一下他得參加多少個董事會議吧。創業者應當假設一個風險投資家每個月花在一家公司上的時間在5-10個小時之間。就是這樣。面對現實吧。把董事會議盡量開得簡短點!
7. “這是張香草味的投資意向書。”根本不存在什么香草味的投資意向書。你以為每小時收費高達$400的專業投融資律師,就是弄些標準化的投資意向書的嗎?如果,創業者們堅持要用冰淇淋的口味來形容投資意向書的話,唯一適用的就是“崎嶇之路”口味這就是為什么風險投資家除了離婚律師外,還需要每小時收費$400的投融資專業律師的緣故。
8. “我們能幫你敲開我們客戶公司的大門。”這是個雙重謊言。首先,一個風險投資家不能總是在客戶公司為他人大開方便之門。坦率地說,他的客戶公司將 因此而討厭他。最糟糕的事情莫過于讓他來為你引薦了。第二,即使風險投資家能為你開方便之門,創業者們也不能太當真地期待那些公司會成為你的忠實顧客-也就是說,有些東西頂多就是說說而已。
9. “我們喜歡投資創業初期的項目。”風險投資家真正幻想的是把1百萬美元投到投資前就已經值2百萬美元的公司里去,然后持有這下一個Google的 33%的股份。那才是早期創業投資呢。你知道為什么我們都對Google驚人的投資回報耳熟能詳嗎?和我們都知道邁克爾.喬丹是一個道理:Google們 和喬丹們均是驚世罕見。如果他們普普通通,就沒人寫他們的故事了。如果你透過現象看本質,就會發現風險投資家喜歡投資于成功團隊(注, 比如Cisco的創始人),成功技術(注, 比如榮膺諾貝爾獎的技術),和成熟市場(注, 比如電子商務)上。我們是異常規避風險的,尤其是因為我們手里的錢并不屬于我們自己。
10. 我正在夏威夷的星巴克里寫這篇日志。已經待了90分鐘了。沒帶電源插頭,所以我的PowerBook筆記本電腦快沒電了。你可得喜歡我剛才講的九條謊言,直到老天爺送來由索尼Vaio團隊解救的新蘋果筆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