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起,融資融券標的個股再度大擴容,兩融標的個股數量將由此前的494只增加至700只。
對此,業內人士認為,融資融券數據的參考意義需要投資者通過一段時間的跟蹤去總結。需注意的是,融資余額很高的個股也存在風險。
從9月份以來兩融市場的交易數據來看,藍籌股依舊是兩融市場最受青睞的標的股。具體來看,9月份以來,有349只個股呈現融資凈買入狀態,期間融資凈買入額超過1000萬元的個股達到288只,而期間融資凈買入額超過3億元的12只個股中,金融服務股有8只。從期間融資凈買入額前十名的個股來看,浦發銀行以期間融資凈買入262331.82萬元的成績居榜首,緊隨其后的是中信證券,期間融資凈買入額達到83365.06萬元,此外,貴州茅臺、東北證券和華誼兄弟期間融資凈買入額也超過了5000萬元,分別達到75661.29萬元、63313.15萬元和60731.61萬元。
有市場人士指出,兩融市場交易“火熱”折射出市場做多藍籌股的熱情方興未艾,或將在短期內繼續支撐藍籌股走強。
另外,結合此次創業板兩融標的股從最早的6只擴大至目前的34只,市場普遍認為,一方面,監管層大幅增加創業板兩融標的個股的數量,旨在打造標的證券的多層次架構。創業板上市公司管理機制靈活,發展前景可期,因此,監管層此次將眾多實力較強的創業板公司納入兩融標的范圍,或能吸引更多的融資資金買入。另一方面,在今年題材股瘋狂上漲的背景下,創業板指數漲幅巨大,新增的融資融券標的個股也體現著監管層抑制中小盤股炒作泡沫,希望通過做空機制,讓個股股價不偏離價值太遠的意圖。
綜上所述,近期市場的藍籌股行情有望持續上演。
僅從上述9月份以來融資買入額超3000萬元的個股二級市場表現來看,統計顯示,海南橡膠(48.09%)、華誼兄弟(37.23%)、浦發銀行(32.48%)、亞盛集團(28.24%)、中信證券(19.85%)、興業銀行(15.73%)、海通證券(12.69%)等7只個股月內累計漲幅超10%,值得一提的是,浦發銀行上周累計漲幅就達到24.45%,中信證券和海通證券上周漲幅也較為可觀,分別達到19.42%和12.6%。
權重股和中小盤股的此漲彼落,帶有明顯的“蹺蹺板”效應,這與當前的市場資金面情況基本吻合。
分析人士表示,以銀行、保險、券商為代表的金融板塊估值低,因為市值龐大等原因一直滯漲,但只要大盤藍籌股的行情拐點確立的形勢不變,投資者融資買入藍籌股或可繼續加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