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上市險企中報披露完畢,A股四家上市險企的投資收益率顯示,今年上半年由于調整了資產配置比例,四家上市公司投資收益率同比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各家公司在資產配置中均提升了債權投資計劃的比重。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上半年來4家A股上市公司債權投資計劃已突破1000億元,而去年全年這一規模僅為678億元。
提高債權投資計劃比例
2013年保險上市公司中報出爐。數據顯示,中國人壽(13.98, 0.00, 0.00%)實現凈利潤161.98億元,同比增長68.1%;中國平安[微博](35.77, 0.00, 0.00%)實現凈利潤179.1億元,同比增長28.3%;中國太保(17.62, 0.00, 0.00%)凈利潤為54.64億元,同比增長107%;新華保險(22.85, 0.00, 0.00%)凈利為21.87億元,同比增長14.9%。
凈利潤的大幅增長,投資收益率回升功不可沒。
上半年,國壽總投資收益率從去年同期的2.83%提升到4.96%;太保總投資收益率從去年同期的3.9%提升到4.8%;平安年化總投資收益率由去年同期的3.7%上升至4.9%;新華保險年化總投資收益率由3.5%提升至4.3%。
“投資收益率提高,與保險新政后保險公司逐漸調整資產配置結構有關,多數公司提高了債權投資計劃、債券投資的比重,同時降低了固定存款、權益類投資的比例。”一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中層表示。
以平安為例,債權投資計劃、債券投資較去年年底分別提高了2.6個百分點、1.2個百分點,而定期存款、權益類投資則分別降低了1.8個百分點、0.1個百分點。
太保也有類似表現,債權投資計劃和債券投資則分別提高了0.4個百分點、1.7個百分點,定期存款降低了2.9個百分點。
而新華的債權型投資占比為50.7%,較上年末上升了1.8個百分點。新華保險在中報里表示,2013年上半年“投資收益同比增加 34.0%,主要由于債權型投資利息收入和投資資產買賣價差收益增加”。
“保險新政后,保險公司調整資產配置結構,其中債權投資計劃最引人關注。今年上半年,債權投資計劃主要投向基礎建設、能源、港口等項目,例如太平洋—日照港(2.57, 0.00, 0.00%)碼頭項目債權投資計劃,就是險資投資港口行業第一單。”上述保險資管公司中層說。
險資熱衷投資債權計劃源于門檻的降低。今年2月保監會將債權投資計劃由備案制改為注冊制,降低了門檻,于是3月份以后,債權投資項目逐漸增多。如“平安—北京不動產(二期)債權投資計劃”“太平洋—日照港碼頭項目債權投資計劃”,均在3月份以后啟動。
債權計劃是固定收益率投資品種中收益率較高的品種,北京一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員工透露,債券投資計劃收益相對穩定,在6%~8%之間,今年年初,主管投資的保監會副主席陳文輝透露,截至2012年12月備案的債權計劃,平均投資年限7 年,平均收益率6.36%。
由于險企加碼投資債權計劃時日尚淺,在各家公司的投資資產組合中,債權計劃的比重并不高,平安集團的債權投資計劃占比為3.5%,太保為4.9%,行業平均為5%左右。
“債權投資計劃占比還會慢慢上升,有可能達到10%,超過股票等權益類投資。”上述北京某資管公司中層預計。
下半年扎堆基礎設施投資
基于對下半年流動性趨緊的預判,平安集團首席投資執行官陳德賢表示下半年的投資“還是集中在固定收益類的產品,包括債券計劃和債券投資,目前總體的投資策略是穩步提升長期固定收益”。
此外,平安銀行(11.03, 0.00, 0.00%)執行董事兼總經理任匯川補充說,平安資產管理會根據客戶的偏向進行資產配置,近期,客戶更多偏向于固定收益類產品,風險偏好在降低。在項目篩選方面,平安的資產管理團隊在根據利率、匯率、現金流的折現、風險等因素來篩選。目前平安正在做和專長做的是基礎設施、收租物業等體量大、有現金流、客戶喜歡的資產。
“下半年,不排除遇到好的投資機會再調整投資方向。”陳德賢表示。
國壽副總裁劉家德預計下半年A股市場不穩定因素繼續存在,因此國壽對于權益類的投資比較謹慎,將加大另類投資,包括不動產及基礎設施、股權投資等。“內地企業盈利增長不理想、中央將保持穩健審慎的貨幣政策、重推A股IPO時間表尚未落實,都給A股市場增添不明朗的因素。”劉家德表示。
太保資管總經理于業明則對下半年權益類投資有信心,他表示下半年太保資管仍會堅持價值投資的理念,同時在定息資產配置上會抓住類似錢荒、監管風暴的配置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