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月份以來中國銀行間愈演愈烈的錢荒潮中,余額寶的誕生顯然無法讓傳統金融業繼續淡定,據統計,這個由支付寶創新推出的產品,上線約兩個月規模已超過200億元,締造了貨幣市場的又一個奇跡。
余額寶的成功,讓許多互聯網巨頭看到了商機。近期以挖掘銀行活期儲蓄存款為目標的“類余額寶”產品層出不窮。7月新浪發布了“微銀行”,8月騰訊發布的微信5.0與“財付通”打通,做游戲的巨人網絡推出了“全額寶”……余額寶帶來的巨大的鯰魚效應,足以發人深思:在互聯網金融時代,金融產品如何運營才能行之有效?
互聯網金融“熱浪來襲”
“未來3年,中國互聯網金融中的P2P和眾籌或將做到全球第一,金融搜索平臺在未來5年或成為全球第一。”在“互聯網金融千人會俱樂部”成立會上,央行副行長劉士余表示,互聯網金融不可小視。其中最大的“攪局者”余額寶的成長速度之快更是令人咋舌,短短兩個月時間內為其基金合作方帶來百億級別的資金增量及百萬級活躍用戶,平均每月規模增長100億元左右,原本名不見經傳的基金合作方的一只貨幣基金成功蛻變為基金業規模前五大貨幣基金之一。
互聯網與金融相撞,竟能產生如此之大的效應。國內互聯網巨頭們開始跳出傳統思維,紛紛鑄造“互聯網金融”模式。于是,新浪、騰訊、巨人網絡、百度等正全面涉足金融業。可以預見,從今年下半年開始,互聯網金融戰場,必將硝煙四起。
7月份,新浪發布了“微銀行”;巨人網絡推出“全額寶”;8月份,微信5.0版與“財付通”打通;蘇寧旗下的易付寶或于近期進入基金領域,成為國內又一家握手基金產品的電商平臺;有媒體稱,阿里金融旗下的“信用支付”和“淘寶直銷基金”也即將推向市場。目前,互聯網金融業正從單純的支付業務向轉賬匯款、跨境結算、小額信貸、現金管理、資產管理、供應鏈金融、基金和保險代銷、信用卡還款等傳統銀行業務領域滲透。
毫無疑問,作為一種金融創新的作用,互聯網企業大舉進軍金融業是值得肯定的,其背后是民營資本對金融業的滲透。前段時間,國務院常務會議也明確提出推動民間資本進入金融業,隨著相應規范和措施的陸續出臺,相信未來會有更多的企業向“互聯網金融”邁進。
傳統金融業“危”“機”并存
在互聯網金融漸有燎原之勢的同時,傳統銀行也迎來了巨大的沖擊波。劉士余在出席2013年中國互聯網大會時,對金融業的“攪局者”——互聯網金融予以認可,稱傳統金融和互聯網金融已經形成了互相博弈、互相促進的態勢。
對于消費者而言,互聯網金融的便捷性確實在某些方面勝過傳統銀行業。一方面,用戶不用再往銀行跑,只要點一點鼠標,把錢存進余額寶或支付寶,就能在網上購物。不僅如此,用戶還可以在淘寶網上購置基金,在“人人貸”上辦理貸款等;另一方面,互聯網金融的投資門檻要比傳統銀行低得多。傳統銀行賣基金,門檻動輒數萬元,最低也要上千元,但在淘寶店上1元錢也能做投資。
“可以一日無銀行,但不可一日無網絡”,很顯然,在80后、90后成為社會主流的當下,互聯網企業正慢慢的“侵入”傳統銀行業,成為金融服務提供者,而且其發展勢不可擋。有權威機構報告預測,全球移動支付未來5年將以年均40%以上的速度增長,移動支付或將替代傳統支付業務。這對傳統銀行業而言,可謂“危”中有“機”。事實上,傳統銀行業也在謀求走“金融互聯網”道路。
目前包括國有五大行、全國股份制商業銀行等在內的72家金融機構在移動支付領域均有部署;在支付寶推出余額寶業務不久,廣發銀行、交通銀行也是相繼宣布與合作基金方攜手推出類似業務。只不過傳統銀行動作還是慢了些,讓互聯網金融搶了先機。互聯網與金融的牽手,不僅帶來了渠道拓展、產品創新、風險甄別與控制手段創新等方面新的機遇,還會讓競爭格局發生極大變化。
泡沫暗生,合作是根本
雖然互聯網金融市場目前正在蓬勃發展,各種產品如雨后春筍般出現,但同質化現象十分嚴重,發展模式仍存短板。
中信銀行某資深理財師分析指出,目前,國內已推出的互聯網金融產品,都貨幣市場基金,貨幣市場基金的收益率相差不會很大,產品很難做出差異化來,商家競爭只能拼服務費和便利性、安全性。最后,只有那些規模足夠大的“寶”,才能生存下來。如果大家都去爭奪這塊市場,同質化的產品最終會讓這個市場陷入紅海之爭。另外,所有涉足互聯網金融的大佬們都在與金融機構合作,比如,余額寶就在與天弘基金合作,互聯網其實就是一個銷售平臺,真正的產品是屬于金融機構的。
當然,互聯網金融有很多優勢,互聯網金融在很多方面都可視為是傳統金融的補充,比如,P2P涉及的個人之間借貸,阿里小貸涉及的小微企業貸款,這些都是傳統銀行沒有或者很少涉及的領域,可以彌補銀行的短板。此外,作為一種工具,傳統金融也早早地體會到了互聯網的便利性,如銀行通過網絡銀行辦理業務,大大降低了成本。
以“和”為“貴”,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并不是絕對的敵人,雙方完全可以相互融合與合作。互聯網企業與傳統金融的博弈,若能推動傳統銀行補齊業務的短板,同時激勵互聯網金融推出更多便民服務,實現百花齊放,勢必對行業發展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