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界9月13日消息,在中國民生銀行私人銀行、全國房地產投資基金聯盟和清科集團聯合舉辦的“2013中國房地產基金高峰論壇”上,世紀橋投資CEO鄧偉表示,基金管理創新空間很小,股權投資是趨勢。
以下是分享實錄:
因為我作為投資管理人,這個基金管理人作為投資者這個角度來講,我覺得創新的空間很小,就是管好這個錢,投到一個安全的項目上去,然后在這個過程當中把錢收回來。再有其他的變招,各種招數都是為這個目的服務的,所以我覺得這個空間不大。我是一個外部資金,只能做股權,就算內資基金要么做債要么做股,沒有太多創新的空間。
我們基金的錢是最貴的,比信托比銀行的錢都貴,所以我們必須清楚自己的特點,所以對基金投資者做股權投資來講,應該是一個大的趨勢。但是有一個很高的要求,沒有什么抵押的東西,對風險的把控,對這個項目的判斷,特別是項目其實在不同階段它的風險是變化的,隨著這個項目的發展,或者市場的變化,作為股東所面臨風險的程度是不一樣的。這時候對于股權投資者的要求是很高的,目前我們認為國內的開發商這個階層還沒有達到你可以把錢交給他,然后你不參與管理,然后到時候要么談收益,要么談退出,這是不行的,在董事會層面或者施工層面上進行監管,對于投資管理人的要求是很高的。另外我同意趨勢描述的同時,我認為在基金管理專業基金管理人層面上,中國需要一個大發展,需要一批做股權投資這樣的專業管理團隊,在業界里活躍,積累經驗,才可能讓地產股權基金投資發展的更好一些。我更同意上一個論壇里,像剛才王克明、曹少山他們幾位講的,其實這個行業賺錢是很不容易的。做私募基金,做私募股權投資,這個生意賺錢是不容易的,有很多人付出了很多代價,很多的教訓,很多的經驗。所以我相信有一個業界層面上管理團隊,管理人員培養是非常重要的。
李總你剛才透露出一點,你們盛世神州在談判過程中談來談去最后是20%到30%的固定收益,這個就很好了,如果在你這個基礎上往下走,那沒問題,足以支撐基金投資這個行業。這是一個廣泛的問題,只能給出一個廣泛的答案,一般說來,我同意前面幾位說的,隨著銷售回款的加速,跟兩三年前相比,銷售回款會改善一些,所以開發商愿意支付的成本會往下走,這應該是比較明確的。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