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夏季達沃斯論壇今日在大連召開,會議上民生銀行行長洪崎在會上表示,利率市場化是漸進式的,存款保險制度和銀行退出機制尚未建立,如果太快放開存款利率上限會引發銀行利率大戰。他預計,存款利率上限會在存款保險制度建立后一、兩年內放開,“2015年差不多”。
民生銀行行長洪崎認為,利率市場化是漸進式的,存款保險制度和銀行退出機制尚未建立,如果太快放開存款利率上限會引發銀行利率大戰。他預計,存款利率上限會在存款保險制度建立后一、兩年內放開,“2015年差不多”。
以下是發言實錄:
洪崎:剛才利行長基本上把微觀做了一個條理很清晰的分析。李克強經濟的核心實際上是強化市場、放松管制、增加供給。實際上也就是要把企業交給市場,形成真正核心競爭力。我們利率市場化顯然已經走了17年了,從1998年到現在。那么這一步最后利率市場化最關鍵的就是一個要點就是我們的存款的上限是不是放開了?存款上限的放開的確需要我們做好宏觀上和微觀上的充分的準備,現在從宏觀上來說,從架構上來說比如說存款保險制度,因為都是要自負盈虧的,存款保險制度還有銀行的退出問題,因為有的銀行在競爭過程中可能會淘汰,如何退出的問題。基準利率體系,這個體系是否建成?飛機會造成價格的紊亂,目前國內的基準利率基本上有多種利率在不同的發揮著作用。比如說美國公布聯邦利率就可以了,我們有一年的存貸款利率,有央票、有國債回購利率,不同的市場不同的利率發揮作用。利率的收益曲線不完整,這種情況下如果很快地把存款利率放開的話可能形成一個利率大仗,尤其是現在我看中國的商業銀行也還是同質化比較嚴重會造成一種存款的利率會增加,貸款的利率適當會增加一些,但是存款的利率會增加更快。這時候就會形成利差縮小,利差縮小經營比較大的銀行會往風險高的區域進入,規模上要彌補因為利差減少而損失的利潤會擴大風險,如果風險管理不善的話,可能就會形成破產,這種狀態在國外利率改革過程中是經常形成的。中國是一個漸進式的、希望在這方面振蕩越小越好,所以還是稍微有一個過程,比如說大額存單的問題,這些都在做一些準備。我想我們商業銀行要做幾手準備,第一要有自己差異化的客戶定位,比如說現在民生銀行定位小微、定位到小區,在中間業務收入方面能力加強,使自己對負債業務、對資本的依存度比較低。還有一個是內部的管理能力要降低成本,這樣在價格競爭上有優勢。另外管理上有準備,你的機遇在哪兒?當利率市場化以后,有一些銀行經營不善的話可以收購兼并來迅速擴大。
王爍:您講的很多的條件,我能不能講一個更具體的問題,您期待存款利率的市場化放開上限在什么時間完全不是過于倉促的?
洪崎:我覺得應該在我們的存款保險制度和破產制度制定之后,有那么一兩年就可以承擔這個風險了。2015年左右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