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馬化騰的內部講座,轉載自許單單的微博。最近各老大頻頻出來講產品呀!早在前兩天,周鴻祎就出來講產品,小編也轉載了該文章【周鴻祎:像懷胎一樣懷產品,要厚著臉皮聽批評】。這不,小馬哥也講產品了。大家一起來評評,到底是小馬哥講得干貨還是老周呢?
一:產品設計:核心能力要做到極致
關鍵詞:核心能力、口碑
為產品做設計最難的是訂優先級和先后次序。判斷能力的好壞不能寫個報告統計下流量證明就完了。這是非常錯誤的,我們要看用戶是不是需要這個功能。
所以我希望我們的產品經理在產品設計之初就想得透徹一點。產品經理需要投入更多的關注度,關注度不一樣,結果出來的很不一樣。
1.核心能力
任何產品都有核心功能,其宗旨就是能幫助到用戶,解決用戶某一方面的需求,如節省時間、解決問題、提升效率等。
很多產品經理對核心能力的關注不夠,不是說完全沒有關注,而是沒有關注到位。核心能力不僅僅是功能,也包括性能。對于技術出身的產品經理,特別是做后臺出來的,如果自己有能力、有信心做到對核心能力的關注,肯定會渴望將速度、后臺做到極限。但是現在的問題是產品還沒做好。
比如前段時間的網頁速度優化,優化之后速度提高很多,真不知道之前都做什么去了?讓用戶忍受了這么久,既浪費時間又浪費我們的資源。
不抓,都沒人理,很說不過去。所以說我們要在性能方面放入更多精力。
談到核心的能力,首先就要有技術突破點。比如做QQ影音,我們不能做人家有我也有的東西,否則總是排在第二第三,雖然也有機會,但缺乏第一次出來時的驚喜,會失去用戶的認同感。這時候,你第一要關注的就是你的產品的硬指標。在設計和開發的時候你就要考慮到外界會將它與競爭對手做比較,如播放能力、占用內存等。就像QQ影音,它的核心性能和速度都超越了暴風影音,所以推出之后發展的勢頭將會很好。
硬指標選擇上其實也有很多選擇,如網絡播放、交流、分享,這都是很多的思路。但是最后都砍掉了,我們就是要做播放器,因為這是用戶的需求。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高清,但是高端用戶需要(這個后面口碑創造會再提到)。只有硬指標滿足了,用戶說,我這個破機器,暴風影音都不能放,QQ影音能放。就這一句話:口碑就出來了,用戶知道你行,口碑要有差異性。
核心能力要做到極致。要多想如何通過技術實現差異化,讓人家做不到,或通過一年半載才能追上。
很多用戶評論QQ時說用QQ唯一的理由是傳文件快,有群。那這就是我們的優勢,我們要將這樣的優勢發揮到極致。比如離線傳文件,以郵件方式體現就是一個中轉站,即使是超大的文件也不困難,關鍵是要去做。雖然真正使用的用戶并不一定多,但用戶會說,我要傳大文件,找了半天找不到可以傳的地方,萬般無奈之下用了很爛的QQmail,居然行了,于是我們的口碑就來了。
要做大,你首先要考慮的就是如何讓人家想到也追不上,這么多年在IDC(互聯網數據中心)上的積累我們不能浪費,高速上傳、城域網中轉站,支持高速地上傳??可能又會發現新的問題,如果不是郵件、在IM(即時通訊軟件)上又該怎么實現。
我們的目的是讓用戶感到超快,飛快,讓用戶體驗非常好,這些都需要大量技術和后臺來配合。
產品的更新和升級需要產品經理來配合,但我們產品經理做研發出身的不多。而產品和服務是需要大量技術背景的,我們希望的產品經理是非常資深的,做過前端、后端開發的技術研發人員晉升而來。好的產品最好交到一個有技術能力、有經驗的人員手上,這樣會讓大家更加放心。如果產品經理不合格,讓很多兄弟陪著干,結果就會發現方向錯誤是非常浪費和挫傷團隊士氣的。
2.口碑
做產品要做到口碑就要關注高端用戶、意見領袖關注的方向。
以前,我們的思路是抓大放小,滿足大部分“小白”用戶的需求。但是現在來看,高端用戶的感受才是真正可以拿口碑的。
如何提升高端用戶的關注,這是在基礎能力比較好的情況下需要考慮的問題。如郵件搜索、RSS聚合等,這些只有“很炫”的用戶在博客和論壇里面會提及,在有能力的情況下我們要保證。在產品已經成型的情況下,對待高端用戶的心態也要不一樣。比如允許用戶在我們的QQmail上使用別的郵箱。之前我們自己心里打著小九九,讓別人不方便使用外部郵箱地址,好使用我們的,但是這樣小九九,高端用戶是看得出來的,所以要改掉,只有這樣才能做到真正的方便用戶。
個性化服務,并不是大眾化服務,也是要取得口碑的。
一個產品在沒有口碑的時候,不要濫用平臺。如像IM(及時通訊)部門要求支持,投入營銷資源、要marking(市場部門)聯系公關公司投放廣告,提廣告位要求??等著人家砍,其實心里想著有一半也夠了。
我們的產品經理精神力好像分配得很好,50%產品,30%營銷??當然,如果你在基礎環節控制得好,這樣當然可以。但多數情況下我們的人第一點都做不好。如果你的實力如勝算不到70%?80%,那么就把精力放在最核心的地方。當你的產品已經獲得良好口碑,處于上升期后再考慮這些。
產品經理要關注最最核心、能夠獲得用戶口碑的戰略點,如果這塊沒做透,結果只能是用戶過來,失望,再花更多的精力彌補。這是得不償失的。當用戶在自動增長(用戶會主動推薦朋友來使用我們的產品),就不要去打擾用戶,否則可能會好心辦壞事。這時,每做一件事情,每加一個東西都要很慎重的考慮,真的是有建設性地去增加產品的一個口碑。
當用戶口碑壞掉后,再將用戶拉回來很難。
增加功能,在管理控制功能上也要有技巧。在核心功能做好后,常用功能是要逐步補齊的。產品在局部、細小之處的創新需要永不滿足。作為一個有良好口碑的產品,每加一個功能都要考慮清楚,這個功能給10%的用戶帶來好感的時候是否會給90%的用戶帶來困惑。有沖突的時候要聰明,分情況避免。每個功能不一定要用得多才是好,而是用了的人都覺得好才是真正的好。
做產品開發的時候需要有較強的研發機制保證,這樣可以讓產品開發更加敏感和快速。就算是大項目也要靈活。不能說等三個月后再給你東西看,這個時候競爭對手已經跑出去不知道有多遠了。
開發人員要用心思考產品,而不是公事公辦的態度。你要知道用戶、同行會關注你的產品,在這種驅動下開發人員要有責任心去主動完成。不能說等到產品都做好了,流水線一樣送到面前再做。40-50%左右的產品最終體驗應是由開發人員決定的。
產品人員不要嫉妒有些工作是開發人員設計的,只有這樣才是團隊共同參與的。否則出來的產品一定會慢半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