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各界就如何應對財政懸崖爭吵不休,只有一個共識,即實行寬松的貨幣政策,將利率繼續壓低在零利率的水平,直到美國的就業形勢實質性好轉,直到美國國民、企業因為房地產泡沫崩潰變得異常難看的家庭資產負債表好轉。
美國可能在年底增加量化寬松的規模。美東時間11月14日,美聯儲公布了10月23日—24日貨幣政策決策機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會議紀要。紀要顯示,多數美聯儲貨幣政策決策官員支持在明年擴大資產購買計劃,以彌補其買入長期國債來替換短期國債的“扭轉操作”在今年底到期后留下的空當,不出意外,美國還將繼續購買長期國債,這個債務國家的信用債務還將進一步擴大。
迄今為止,美聯儲已經實行了三輪量化寬松貨幣政策QE1、QE2、QE3,根本作用是降低利率隱性賴帳,分別解救不同的市場,救銀行、救國債、救房地產市場。美國債務已經超過16萬億美元。利率每一次百分比的上調,都會讓美國債務增加。如果利率上漲5%,那么,美國的預算赤字就會增加8000億美元。所以,美聯儲絕對不會讓利率上升。在量化寬松政策的刺激下,美聯儲資產負債表大規模擴張,截至11月14日當周,資產負債表規模為2.859萬億美元,從金融危機以來,資產負債表擴張3倍,據美銀美林估計,未來兩年還將翻番。
如果美聯儲明年推出QE4,繼續購買長期國債,則意味著美元繼續大幅注水。任何一種大規模注水的貨幣,購買力都會縮水,通脹將上升,貨幣信用下降。
令人奇怪的是,美國并未出現上述情況,美國國內房地產價格上升、消費信心回暖,人們對量化寬松政策充滿期盼。投資者繼續瘋狂追捧美債,美國通脹只是略有上升。據11月15日美國勞工部公布的數據,10月份美國CPI環比上漲0.1%,漲幅比前一個月下降0.5個百分點,在過去的12個月內,CPI累積同比上漲2.2%。10月份CPI漲幅下降明顯,主要由于能源價格從9月份的大幅上漲變為小幅下降0.2%。當月房租價格上漲0.3%,這是自2008年3月以來最大漲幅。食品價格上漲0.2%,扣除能源和食品后的核心CPI上漲0.1%。今年以來,美國CPI、PPI溫和上漲,物價總體水平穩定可控。
之所以出現如此奇特的現象,首先緣于美國有調動全球資源的能力。美國低收入階層可以在沃爾瑪輕而易舉地購買到低價消費品,孩子們可以在大賣場隨意購買廉價玩具。雖然中國的勞動力成本在上升,但斯里蘭卡目前平均勞工成本只有中國的五分之一,總有經濟體在制造業低端愿意辛苦賺取綠票子,為美國提供低價物品。
美國的創新能力保障了能源與糧食的低價。11月,IEA(國際能源機構)發布預測報告,隨著頁巖革命的興起,2015年,美國將超越俄羅斯,成為最大的天然氣生產國;2017年,美國將超越沙特阿拉伯,成為世界上第一大石油生產國。事實上,目前美國基本擺脫對國外的能源依存。而美國的糧食生產、糧食技術、智能技術都是一流的,不存在糧食安全隱患,可以把通脹的蓋子蓋得死死的。相反,非美國產業鏈條所需的資源價格就會大幅上升,目前我國經濟尚處于較低迷的階段,鋼鐵產量稍有反彈,國際鐵礦石的價格從9月份以來已經反彈了40%。正所謂,美國注水,中國吃藥。
美國還有一流的債務轉嫁能力。美國債務中的45%被“外人”持有,全球目前有20萬億美元的養老金儲備資產、60萬億美元的專業管理資產,以及600萬億美元的各種衍生性金融商品。這些產品以美元計價、以美債價格作為基準價格,因此,美聯儲的任何一個動作,都會對全球金融市場造成海嘯般的影響,當美元實際利率上升,美元就會回流到美國,其他高負債經濟不穩定的國家陷入泡沫崩潰。
以日本為例,日本的寬松貨幣政策實行了將近二十年,既沒能讓經濟走出低谷,也沒有讓日元匯率下降多少,結果是債務泥潭更深,今年日本三大電子企業夏普、松下、索尼普遍虧損,掙扎在死亡線上。
沒有貨幣危機的轉嫁能力、沒有企業的創新能力、沒有操縱全球資源的能力,最好從一開始就不要學習美聯儲的做法,低息、寬松貨幣的結果是做繭自縛。日本是這樣,東南亞是這樣,中國也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