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揭示了三大重大投資信號和一個投資誤區,不能不引起我們的高度關注:
一、國內環境發生階段性根本性變化,投資移民國外不是最佳選擇
最近5年來,國內先富起來的人最積極的一件事就是移民國外,據調查統計,資產在1億元以上的富人,60%以上都已經移民或者正在辦理移民手續。他們最為擔心的是政治經濟政策的大幅度變化,尤其是向左轉。
本次會議決定,有幾點可以打消這種顧慮,投資移民可以暫緩。
1、國內保障人權的情況繼續改善,大環境正在發生積極變化
不管是逐步減少死刑,還是人口計劃生育政策的調整,尤其是勞動教養制度的廢止更是表明國內在尊重憲法上的重大進步。
另外,推動司法獨立上邁進一大步。今后省級及以下級別法院和檢察院的獨立性將得到大幅度提高,這是在我黨執政前提下的最大程度改善。
2、對私有財產的保護力度將繼續得到加強,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產權是所有制的核心。公有制經濟財產權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經濟財產權同樣不可侵犯。”
國家保護各種所有制經濟產權和合法利益,保證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開公平公正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依法監管各種所有制經濟。
三徹底改變房房地產本身的金融屬性,房地產投資即將告別只漲不跌的時代,成為一項普通的商品。依靠房地產立國,無一是將大廈建在沙灘上。
為什么十多年來房地產屢次調控都沒有效果?關鍵是沒有從根源上改變房地產本身的任何屬性,尤其是沒有改變其作為投資品內在屬性,都是“隔山打牛,治標不治本”。如果房地產稅出臺,那么,房地產內在屬性將發生根本性變化,持有房地產不但不會簡單地升值,還有可能面臨大量的持有成本,大量供給就會蜂擁而出。
房地產稅與國外市場接軌,才是真正的調控有效手段。
雖然有關房地產政策僅在第18項“完善稅收制度”議題下,用“加快房地產稅立法并適時推進改革”15個字進行輕描淡寫,此外再也找不到與房價調控相關的任何條文。但是,房產稅改革方案經過數度修改,已經沖破既得利益者的重重阻力上報高層,預計具體措施很快就會出爐,房產稅作為其中重要的一環,三中全會后將逐漸走向全面開征。
“一個滾燙的鍋爐,若直接加大量冷水,爐子就裂開了,降溫只能先把火關了,自然冷卻。”房地產(調控)也要靜悄悄的、溫柔的熄火,所以兩萬字的《決定》里只輕描淡寫地提一下“房地產稅立法”,再略吹一下“城鄉土地制度”的風。
目前地方政府債臺高筑,就指望著賣地還債,一下子把窗戶紙捅破,這不是讓地方政府破產么。急不得!
軍工有重大投資機遇是誤區
軍工行業有重大發展這是一大誤區。對于絕大多數軍工企業而言,可能是增收不增利!
其實10年,中國軍工企業一直高速發展,但是利潤并沒有體現在資本市場上。為什么?當軍工產品仍然以內銷為主的情況下,軍工企業很難有較高的利潤,根據軍隊采購的有關規定,5%的利潤是最大程度的利潤,所以,在國內只有軍方一家作為采購的情況下,軍工的投資機會是有限的。
只有當中國軍工企業不斷走向境外,采購方變成土耳其、伊朗、馬來西亞等國時,軍工產業才會獲得較高利潤。
本次會議的重大意義也可能需要時間才能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