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中小企業的資本游戲,最容易對號入座當屬創業板。
在整整一個月里,創業板經歷過首日爆炒、長達兩周的價值回歸,以及回歸后的強勁反彈。同時,創業板也出現了許多令人不安的問題,如募集資金涉及變相挪用、各路游資橫行等等。
“創業板惡評如潮,我們玩還是不玩?”紀源資本管理合伙人卓福民說,十年前的10月30日,他把上實醫藥帶到了香港聯交所的創業板;而十年后的A股創業板,比當時的香港有著更好的監管和更多的資源。
卓福民認為,創業板不僅要玩,而且要大玩。事實上,中小企業“爭上”創業板已是不爭事實,這一現象體現的正是他們對直接融資的強烈愿望。
“中小企業之所以融資難主要是投融資體系有問題,對間接融資過分依賴。”杭州市金融辦主任奚素勤認為,為了幫助更多中小企業實現直接融資,杭州正在著手制定推動私募股權投資發展的相關政策。
盡管如此,對于后危機時代的“戀愛”,無論是風投還是中小企業,心態上都已起了微妙變化。
風投越來越務實,企業亦然。在峰會現場推介項目的杭州懶洋洋外送網,對首期引進風險資金的預期僅為300萬元,這些錢計劃用于樣板市場的開發。
在創業板建立專門層次,允許尚未盈利但符合一定條件的互聯網和科技創新企業在創業板發行上市,實行不同的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制度。加快建設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拓寬民間投資渠道,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
另一方面,投資者還應具有投資風險意識,創業板上市公司高成長性并不意味著投資低風險或者無風險,特別對于高市盈率的公司股票,已經預先透支了企業的高成長性,應當引起投資者高度重視。總之,投資者在進行創業板投資時,要保持理性的投資觀念,堅持長期投資、價值投資,審慎選擇投資類型,警惕投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