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樺總結社交網絡至少在三個方面幫助了其的職業發展:開拓眼界、展示自己、拓展人脈。她還分享了社交網絡在我職業發展的不同階段帶來的意義。
開拓眼界
當我還是學生的時候使用社交網絡就像是打開了一扇窗,讓我看到外面的世界。看得到才能想的更多,更能開拓視野。在社交網站上多看看別人的經歷,看看行業里的人是怎么做的,往往能夠打開思路,給自己的下一步帶來啟發。
那時我們希望畢業之后去投資銀行,覺得那是一份光鮮亮麗的工作。但對于這個行業知之甚少,于是就在網上大量查找資料,包括在社交網絡上看這個行業的人。很有益的一點是社交網絡上往往有他們的資料檔案,可以清晰的看到他們的背景和經歷。
國際投資銀行一般只招哈佛耶魯等名校的海歸,或是北大清華最優秀的學生,我這樣的其實很難進入他們的法眼,往往簡歷篩選時就會被淘汰。于是我開始思考究竟怎樣可以增強自己的背景,接近他們的條件。
在社交網絡上看了那些人的經歷后發現海外背景很重要,即使沒有去海外留學的人也至少有些海外經歷。于是我從大三開始申請國際交流的項目,參加海外學校的活動。實踐證明這些經歷為我增色不少,讓面試官感覺是一個比較國際化的人。
展示自我
我在投資銀行工作時,幾乎周圍每個做PE、VC、投行、咨詢的人都在社交網站上掛著自己的檔案,因為這樣才會讓別的公司和獵頭知道你的存在,才能讓他們在需要找人的時候找到你。
這些海外的獵頭在找人的時候也多是通過職業社交網站直接搜索同類的公司在這個級別上有哪些人,從而與他們取得聯系。所以我們這個行業的人都會把自己的資料放在社交網站上,也算是行業慣例。
也許以前用這類網站的多是做PE、VC、投行、咨詢的人,多是有海外背景或在外資機構工作的人,但現在這些網站都大力的拓展中國市場,在不同的行業里做宣傳推廣,相信此后會有更多人習慣于將自己展示在網絡上,獲取職業機會。
拓展人脈
在社交網絡上其實可以結識很多人,來自不同公司甚至不同行業。也許最初對方與自己沒有太多交集,但真的不知道什么時候他就可能帶來幫助或是產生合作,也算是我們常說的廣結善緣吧。
我轉行做主持人,一開始的時候做人物訪談的節目,需要自己聯系嘉賓。而我做的第一期節目的嘉賓就恰好是通過社交網絡認識的,也是投資圈里很知名的人物。
認識他的時候我才工作沒多久,不知道多少行業里的人。一次在社交網絡上隨便逛的時候看到他,感覺好像聽說過這個名字,于是試驗性的發了一個朋友邀請,沒想到對方也接受了,就這樣建立起了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