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核網了解到,2013年是中國互聯網行業的資本元年,從阿里入股新浪微博,到百度接手PPS,以及到最近的搜狗并購風波,資本儼然成為了中國互聯網行業發展的核心驅動要素在高速運行著。無論是站在前臺的馬云、李彥宏、周鴻祎,還是到目前為止仍待字深閨的小馬哥,這些大佬們無一不是摩拳擦掌、殺氣騰騰,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互聯網的這幕并購大戲或許才剛剛開始。
資本天生是嫌貧愛富的,正是因為中國互聯網產業的蓬勃發展,資本才紛紛涌入,這沒有任何問題。然而資本也是一只千年的狐貍,搞不好也會讓你云山霧罩而不知所蹤。所以,厘清資本與發展間的關系,警惕資本泡沫,擅用資本的正能量就變得非常重要了。
資本就是Money,這是最精準且簡單的理解。
Money是什么?是社會各種資源等值量化的交換工具。
資本=Money=資源。
資本進入,等于你有了錢,有了錢,你就可以擴充人手,也可以引進技術設備,當然也可以像新浪一樣買塊地皮蓋大樓。資本就是個工具,它本身不產生任何價值,觀察資本力量必須要觀察資本的使用,這樣才能掀開面紗、看個清楚。
在商業江湖中,“加法并購”是最常見的資本運作方式。所謂“加法并購”,簡單地說就是“用錢買幾個企業進來”。買進來以后,基本上不插手被購買企業的任何經營管理活動,被購買企業仍然按照自己的軌道前行。這種資本策略應用的最大價值在于可以迅速獲得相應市場占有率的提高。
舉個例子,同行業中A企業市場占有率為40%,B企業占有率為20%,C企業為15%,D企業為10%。在這樣的行業排名中,B企業超越A企業的最簡單辦法就是收購C企業和D企業,即B+C+D(45%)>A(40%)。
“加法并購”的假設前提是“如果B企業獲得了行業話語權,則B企業的發展將會越來越好”。一般如此使用資本的企業都屬于資源導向型的行業,目前的中國互聯網產業中,電商行業最為明顯。
從艾瑞所公布的“2013年Q1自營B2C市場排名”來看,位居第二的蘇寧易購市場占有率為11.2%,比老大京東差30多個點(京東:43.4%)。如果張近東把易迅、當當、卓越等都買了,那么超過京東躍居行業第一就指日可待了。超越了京東,就掌控了話語權、控制了供貨商,就可以玩蘇寧一貫的“類金融”業務了。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