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13年8月份宏觀經濟數據顯示,8月份CPI(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2.6%,因翹尾因素減少的部分要多于新漲價因素增加的部分,致CPI同比漲幅比7月份回落了0.1個百分點。8月份 PPI(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1.6%,環比上漲0.1%。是今年4月以來環比首次由負轉正。對此,接受《金融投資報》記者采訪的有關人士進行了解讀。
CPI翹尾因素致漲幅回落
西南證券(600369,股吧)研發中心總經理張仕元說,8月份CPI同比上漲2.6%,環比上漲0.5%,與市場預期是一致的。從漲價的構成因素來看,仍然是食品價格漲得多。8月份食品價格同比上漲4.7%,環比上漲1.2%,影響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約1.54個百分點。
張仕元進一步分析說,從同比數據看,8月份的CPI同比漲幅比7月份稍有回落,這是因為8月份CPI同比漲幅中的翹尾因素為1.1個百分點,比7月份減少0.7個百分點,新漲價因素為1.5個百分點,比7月份增加0.6個百分點,同比漲幅中的翹尾因素減少的部分要多于新漲價因素增加的部分,因此,上述因素增減抵銷后凈減少了0.1個百分點。“從發展趨勢看,CPI運行平穩。”張仕元說,今年18月CPI同比平均上漲2.5%,估計全年平均上漲幅度在2.7%,最多上下相差0.2個百分點,即在2.5%-2.9%之間。
張仕元告訴記者,今年上半年的時候,他們還擔心下半年食品類價格會上漲過多,但由于政府嚴禁公款消費,今年的中秋、國慶節日期間,食品價格上漲幅度會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特別是即將到來的中秋節,不會像往年那樣因為公款請客送禮而出現月餅價格奇高,同時帶動其他食品價格大上漲的現象出現。
廣證恒生咨詢公司策略部經理張廣文說,8月份CPI同比上漲幅度在7月份基礎上有小幅回落,與PPI同比降幅繼續收窄并不矛盾:一方面,CPI同比上漲幅度回落幅度甚微,可以視作基本持平,而且8月份CPI環比還上漲了0.5%;另一方面,從PPI的升降傳導給CPI有一個過程,一般需要36個月時間。 (下轉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