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全國大部分地區霧霾肆虐,眾多矛頭直指汽車尾氣。如何治理尾氣排放改善環境,成為社會各界共同關注的問題。在北京,機動車尾氣排放是城市PM2.5的最大來源之一。如何環保的同時又降低對環境的污染以成為汽車制造企業身上肩負著重大責任。然而,隨著環保政策對機動車污染防治的力度升級,機動車尾氣處理市場將升溫。
汽車尾氣造成空氣污染
環境保護部日前發布《2013年中國機動車污染防治年報》(以下簡稱《年報》),公布了2012年全國機動車污染排放狀況。年報顯示,我國已連續四年成為世界機動車產銷第一大國,機動車污染已成為我國空氣污染的重要來源,是造成灰霾、光化學煙霧污染的重要原因,機動車污染防治的緊迫性日益凸顯。
這位負責人介紹說,我國機動車保有量持續增長。與2011年相比,全國機動車保有量增加了7.8%,達到22382.8萬輛;其中,汽車10837.8萬輛,低速汽車1145.0萬輛,摩托車10400.0萬輛。按排放標準分類,達到國Ⅳ及以上標準的汽車占10.1%,國Ⅲ標準的汽車占51.5%,國Ⅱ標準的汽車占15.7%,國Ⅰ標準的汽車占14.9%。其余7.8%的汽車還達不到國Ⅰ標準。按環保標志分類。“綠標車”占86.6%,高排放的“黃標車”仍占13.4%。
汽車尾氣是重要污染源之一
汽車尾氣中的主要污染物為HC,CO,NOx和細顆粒物(PM2.5),總共有670多種,經光化學反應后還將產生地表臭氧和過氧化物(均為致癌物)。所有的汽車均排放PM2.5。汽車尾氣中的PM2.5的危害主要表現在5個方面:
一是粒度在0.04~0.1微米,遠小于2.5微米;二是化學組成的毒性大,含有多環芳烴和帶硝基的多環芳烴等16種高致癌物質,同時還含有致病物質,為毒性和危害最大的污染物;三是數量極大,以目前PM2.5排放最少的壓縮天然氣(CNG)車為例,排放量為6×1011個/km,即行駛每千米排放6000億個PM2.5顆粒;四是基本上不沉降,長期累積存在于空氣中;五是排放部位低,僅幾十厘米高,在人的呼吸帶內,同樣量的污染物,由于機動車的排放部位低,人體吸進去的是未經稀釋的高濃度污染物,所以危害要大數十倍,這是機動車尾氣污染不同于其他類型的污染的關鍵。
根據全國空氣質量實時發布平臺發布的全國重點監控城市的PM2.5的數據——所有城區的PM2.5均明顯高于郊區的PM2.5。在機動車密集的大城市中,汽車是重要的PM2.5來源。盡管目前全國都在進行油品升級,但效果尚不明顯。
著手治理汽車尾氣
治霾時代企業有不可推脫的責任
各路車企忙著高歌猛進的同時,并沒有忽略節能環保的研發推新。相關統計顯示,去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接近2萬輛,增速達到40%左右。在政策的推動下,今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售將進入快速增長期,達到6萬-15萬輛。而針對霧霾的日益嚴重,有的車企更是攜相關技術有備而來。
廣汽豐田率先推出2.5L4AR-FXE發動機采用“混聯式”混合動力系統,并創新運用阿特金森循環技術,與同排量汽油版相比,百公里綜合油耗5.3L,降低32%,廢氣排放減少66%。
廣汽豐田相關負責人認為,“治霾時代”,每個人都應參與其中。環保并不是一句空喊的口號,廣汽豐田目前正努力降低汽車生產過程中產生的能源消耗和氣體排放,并設法降低降低產品的燃料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去年4月上海車展,沃爾沃發布了“I.C.E空氣質量解決方案”(包括“空氣質量系統”IAQS、“清潔駕駛艙”CleanCabin和“有害氣體排放”Emission),并承諾今后在華出售的車型都將采用此解決方案。
尾氣治理千億規模待發掘
從產業鏈的角度來看,尾氣治理需汽車發動機、油品和排放系統三者同步升級。目前在全球范圍內,對于汽車尾氣排放的檢查標準主要有三項:硫化物、顆粒物(PM)和氮氧化物。這三者在整個汽車環保中基本需要通過不同的步驟來解決,其中硫化物主要通過油品升級,即硫含量的控制降低其中的硫和烯烴含量,主要涉及加氫脫硫和烷基化等多項關鍵技術。而顆粒物需要通過發動機燃燒系統的升級,而氮氧化物則只能依靠尾氣催化系統(如未來國內主流的SCR系統及其必需品車用尿素),三者需同步升級。
此前,國務院發布的空氣治理“國十條”顯示,PM2.5治理是主要內容之一。業界認為,北京作為大氣治理的重點區域,近日發布的《北京市2013-2017清潔空氣行動計劃》對全國其他地區開展相關工作有指導意義,機動車尾氣治理將成為大氣污染防治的重點內容之一。
分析人士表示,隨著柴油車國標準的逐步實施,以及環保政策對機動車污染防治的力度升級,機動車尾氣處理市場將升溫。證券發布研報稱,國標準實施后柴油機尾氣處理新增市場規模約可達到140-160億元。據了解,汽車尾氣治理市場主要包括SCR(選擇性催化還原)系統設備、車用尿素、汽車催化劑等。
以重卡升級“國四”標準為例,一些券商研究機構預期至少將帶來100億元的市場空間;而油品升級牽涉面廣,涉及的產業空間更高達1000億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