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1月13日下午消息 世界黃金協會(WGC)周四表示,第三季全球黃金需求量降至近五年新低。其中中國的黃金需求量同比大降37%,珠寶消費量和金條與金幣的需求分別減少39%和30%。中國也因此退居為全球第二大黃金消費國,落后于印度。
世界黃金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7月至9月,全球黃金需求量環比減少2%,同比下滑16%將至929公噸,創下自2009年第四季度以來新低。作為全球最大黃金消費地區的亞洲消費量減少15%降至473.4公噸,其中中國地區黃金購買量為182.7公噸,同比減幅達37%。
放眼亞洲只有印度的黃金購買量超過中國,當季印度的黃金需求為183公噸,同比驟增60%。印度第三季度購買了225.1公噸黃金珠寶、金幣和金條。世界黃金協會預計2014年印度黃金需求量在850至950公噸之間。2011年,中國曾從印度手中奪走最大黃金消費國的桂冠。世界黃金協會三個月內已經連續兩次下調了今年中國黃金需求量,該機構預計今年在中國黃金需求850公噸至950公噸,低于前次預估的900-1000公噸,今年稍早時候世界黃金協會還曾預計中國黃金需求將達到1100公噸。世界黃金協會預計,在去年搶購黃金的熱潮降溫后,市場將出現新常態,未來中國黃金市場可能維持穩定,需求量也將維持低位。
“第三季度是黃金市場需求受抑制的時期,缺少促使投資者返回市場購買黃金的明確價格信號,2013年超乎尋常的購買規模仍在市場投下陰影。平靜的(市場)環境讓看重價格的中國投資者更有理由留在場外。”世界黃金協會市場信息部門主管Alistair Hewitt表示。今年第二季度現貨黃金價格上漲7.7%,三季度下跌9%,金價的波動率跌至四年來低谷,金價下跌非但未能刺激全球黃金消費,反而影響了黃金作為投資替代品的需求。分析師還表示,今年中國政府大力反腐也影響了金條等奢侈品的需求。
世界黃金協會在報告中指出,第三季度全球黃金類珠寶的需求減少4%,減至534公噸,珠寶仍是最大的一類黃金需求,占比幾乎一半。中國內地的這類珠寶需求減至147公噸,減幅高達39%。世界黃金協會認為,這是“在去年需求異常高漲后的喘息緩和”。對于印度的需求劇增,分析師認為這部分體現了去年同期印度需求疲弱,印度政府當時推出限制黃金進口和增加進口關稅的措施。此外,這也體現了莫迪領導的印度新政府使印度消費者信心恢復。
在投資需求方面,經歷去年同期大拋售的洗禮,今年第三季度投資者需求相對穩定,黃金類ETF當季需求同比增長9%至204公噸。去年第三季度這類ETF拋售黃金120公噸,今年拋售規模降至41公噸。今年第三季度央行的黃金購買量同比減少9%,但已是連續第15個季度凈購買黃金。“ETF投資確認了我們的分析,戰略投資者大多重新激發熱情,他們維持ETF倉位,將其作為戰略性投資。不過第三季度幾乎沒有吸引新的ETF投資。許多經濟與地緣政治的創傷還未痊愈,全球央行再次買保險,利用黃金實現投資多樣化。”世界黃金協會分析師表示。
在供應來源方面,今年迄今全球礦產黃金產量增加1%至812噸,廢金供應量減少25%至250.5噸。世界黃金協會表示,2014年回收再利用黃金的數量降到2007年以來最低水平。
2008年雷曼兄弟倒閉引爆全球金融危機后,全球黃金需求驟增,投資者尋求投資多元化并把黃金作為保值的避險資產。黃金需求在2011年達到創紀錄的4702噸最高峰,但在去年回落至4080噸。世界黃金協會預計黃金需求今年將趨穩。黃金價格在2011年9月6日漲至歷史最高點每盎司1912美元后一路下滑,2013年重挫28%,2014年迄今再度下跌3.3%。在美聯儲未來加息的預期影響下,隨著美國經濟復蘇,美元走強,高盛等投行預計金價還會下跌。高盛預計,到今年年底,金價可能跌至每盎司1050美元,法國興業銀行預計屆時可能跌至每盎司100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