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中了開頭,卻沒有猜中結局。這句話用來形容中國中車復牌后的走勢,再貼切不過。正是因為復牌首日的“一”字漲停,以及次日的漲停開盤,將資金“上車”的欲望推向了巔峰,然而等待他們的卻是殘酷的下跌。其中受傷最重的,無疑是使用杠桿的融資客。
中車市值蒸發3000億
如果按照上周35.64元/股的最高價格算起,截至上周五收盤,中國中車周跌幅31%,市值蒸發超過3000億元。
對于中國中車上周的表現,一位業內人士直言“殺傷力太大”。因為不同于依靠炒作題材的創業板個股,大跌之后敢于“抄底”中車的資金不在少數,但是面對單邊下跌走勢,買入之后幾乎就會面臨被套的命運。特別是對融資客來說,中車股價下跌的殺傷力是成倍增加的。
融資客接連買入中國中車,讓資深股民甚為不解:大牛市中,好股票并不難找,緣何還要豪賭已經大漲的個股?關注公眾號添升寶,即可在每天開盤前找到融資盤最青睞的個股。6月1日擒獲水晶光電、成飛集成在內的16只漲停股,上周五則轟中浙大網新、新興鑄管在內的6只漲停股。
融資客越挫越勇
在A股進入兩融時代以后,個股連續大跌重傷融資客的案例屢有發生,而與昌九生化、成飛集成、獐子島等連續一字跌停的極端案例相比,不少投資者調侃稱,中國中車至少給了大家出逃的機會。然而實際的情況是,中國中車股價的下跌非但沒有嚇退融資客,反倒激起了資金的“賭性”。
交易所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中車復牌以后,公司的融資融券余額,開始了新一輪的快速增長,從復牌之前的約64億元,到上周五已經快速增長至83.84億元,增幅近30%,與不斷下跌的股價形成了鮮明對比。
具體來看,在中國中車復牌首日“一”字漲停之時,并未出現融資買入,而在股價從漲停到跌停的上周二,出現了18.77億元的融資買入;在上周三股價再次下跌9.73%,以及上周四出現訂單利好之時,融資客又砸下17.34億元和19.56億元,而到了上周五,融資買入額突破20億元關口,猛增至24.75億元。
對于融資買入的不斷增加,一位券商人士表示,其實不僅是普通投資者,部分機構也看好中國中車長期的投資機會。正因為此,股價短時間內的快速下挫,就成為不少資金眼中的買入良機,此外也不排除部分基金低價買入以達到降低成本的可能。這位人士進一步指出,在股價下跌時,融資買入的風險將被成倍放大,需要格外謹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僅從龍虎榜顯示的數據來看,在6月9日至11日之間,機構買入金額就超過了20億元,但同時機構賣出的金額也超過了15億元,同時滬股通賣出也達到了7.68億元。不過,中國中車H股在同樣遭遇連續大跌之后,上周已經止跌翻紅。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