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互聯網加速融合的一年,是我國互聯網跨界融合變革、加速演進升級的關鍵之年”,工信部部長苗圩在2015年中國互聯網大會上這樣說道。在“互聯網+”成為國家戰略的背景下,今年的互聯網大會“融合”、“創新”成為關鍵詞。
“互聯網成為推動大眾創業重要支撐”
“再不創業就老了!”這是當前時代的一個呼聲。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大潮下,涌入越來越多年輕人加入創業大軍中。在網信辦副主任任賢良看來,互聯網已經成為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重要支撐。他表示,互聯網的開放創新的特點,降低了創業的成本,促進創業創新要素在全球范圍加大流動,對重塑創新體系、激發創新活力、培育新型業態和創新公共服務模式以及發展眾創空間具有重要的意義。
苗圩則指出,創業創新是互聯網發展的動力之源,也是行業保持長生不衰的要義,對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具有重大作用。他還透露,“截至今年6月底,我國網民人數突破6.5億,網站總量接近400萬,92 家境內外上市互聯網企業的市值規模突破5.1萬億,上半年互聯網企業完成并購超過100起,已披露的數據涉及的資本額達到接近37億。”
在這樣的背景下,互聯網+融合+創新成為趨勢。對此,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曹淑敏表示:“現在‘互聯網+’和《中國制造2025》引起非常高的重視,它將是一個前所未有的跨界融合。原來說互聯網的跨界融合,只是在信息工業領域中的跨界,而現在它跟各行各業之間將實現融合,這種跨界是前所未有的,而且它將重塑工業和互聯網的生態。而這樣的跨界,協同是非常重要的。”
“互聯網+”推動運營商融合創新 聯通:有壓力
通過互聯網創新創業,已成為這個時代的標志,推進網絡提速降費工作將為促進經濟發展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推動“互聯網+”發展提供有力支撐。苗圩在會上重申要“持續推進網絡提速降費”工作。他說道,加快高速寬帶網絡的建設,持續推進網絡的提速降費,推動寬帶普遍服務機制等各項措施盡快落地,切實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提速降費工作不斷被政府提及,也促使運營商加速自我革新的步伐。中國移動市場經營部副總經理沈紅群表示,中國移動一直在打造精品網絡,每年投入2000多億建設4G網絡,用一年半的時間建成全球最大的4G網絡,覆蓋了85%的人口,用戶突破2億人。
中國聯通產品創新部副總經理陳揚帆則表示,將在2016年完成光改,屆時家庭寬帶將會達到100m的速度,公司網絡網速更是以GB為單位。在未來,聯通還將推動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鏈接。
此外,中國電信創新部總經理李安民也透露,將在今年全面推動4G業務,同時在未來萬物互聯對通訊運營商有著巨大的考驗,更重要的是互聯網+和物聯網的網絡基礎提供。
盡管運營商并未停下融合創新的步伐,陳揚帆卻仍表示“有壓力”。他解釋稱,隨著3G的掛牌,中國互聯網進入爆發,運營商呈現互補和共贏的相依共存的關系。而在4G時代,運營商和互聯網是一個互補資源,需要雙方在實踐中探索新事物,聚合新產品,同樣要具備共贏的思維。
物聯網行業迎來爆發期
大眾創業的機遇到底在哪兒?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總工程師余曉暉認為,未來5-10年,移動互聯網仍然是信息通信產業最重要的驅動力和規模最大、發展最快的領域。
他同時預測,“移動互聯網未來很大的方向是和物聯網結合。”正如百度總裁張亞勤所言,物聯網對于行業、工業的影響,包括醫療、教育、物流、金融、制造等行業,將會產生深遠影響。
“未來跨行業、跨公司的跨界合作將會是主流”,張亞勤表示:“無論是謀求轉型的傳統企業、大眾創業者、互聯網等科技企業,還是對于當前正在積極推動萬眾創新理念的國家而言,物聯網的機遇都不容錯失。”因為物聯網已經是未來社會的必然趨勢,一旦錯過這場轉折東風將再難覓良機。
此外,阿里巴巴事業部總裁俞永福也認為,傳統互聯網時代已經沒有“肉”吃了,只剩下“湯”。規模化的創業機會已經很少,很多行業大的方向已經確定了,只是在一些應用和服務的層面還有機會。在他看來,DT時代才是創業最好的時代。而DT時代的一大特征便是“物聯網化”。
不過,有意思的是,可穿戴設備熱度正逐漸退去。余曉暉說道,“經過過去幾年的發展,可穿戴智能終端的發展沒有我們原來想象的那么好。究其原因,在于它的公耗、材料、個人隱私等問題仍未解決。他同時表示,其本身的空間是非常大,因為它的產生遠遠大于手機終端規模的新的積聚。”他補充道。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