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餓了么強調,從一家專注外賣交易平臺的公司,轉型做即時配送交易平臺是順勢而為,但在業內看來,這很有可能是餓了么面對在線外賣行業自建物流競爭而采取的曲線競爭策略。
8月16日,餓了么在上海宣布開放其物流平臺,大規模招攬加盟商。餓了么方面表示,即時配送將是餓了么今后的發展重點,打造一支支持日均300萬單以上的配送訂單需求的物流配送團隊是近期的發展目標。盡管餓了么強調,從一家專注外賣交易平臺的公司,轉型做即時配送交易平臺是順勢而為,但在業內看來,這很有可能是餓了么面對在線外賣行業自建物流競爭而采取的曲線競爭策略。
開放平臺廣招加盟商
8月16日當天,餓了么新聞發布會的重要環節之一就是加盟合作的簽約。據餓了么工作人員介紹,發布會當天,餓了么共邀請約900位嘉賓,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加盟商。新聞發布會之前,已經有100家左右的企業與餓了么達成平臺共享合作意向。餓了么希望在發布會上簽約更多加盟商,為此還提出多條現場加盟的優惠舉措。
此次新聞發布會,餓了么稱之為開放配送平臺,這個平臺就是指此前上線的“蜂鳥”系統。據餓了么物流產品部產品總監任斐介紹,核心的蜂鳥系統,包括一個中央管理臺和分散在各位配送員手機上的App。該系統具備人員管理、訂單管理、賬單管理等功能。管理者在蜂鳥系統上可以匯總配送員的業績、建立專屬于調度員的自動化調度方案、5分鐘就可以結完一天的賬。
根據餓了么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4月蜂鳥系統上線試運行,6月1日正式向全國推廣。截至7月底,蜂鳥日峰值配送訂單已突破80萬單,使用該系統的配送員近20萬人。
任斐介紹,圍繞流量、運力和調度三個即時配送的關鍵要素,餓了么規劃了即時配送在開放配送平臺上的流程:餓了么擁有巨大的本地化優質流量,用戶點餐訂單可直接推到蜂鳥系統;訂單信息通過蜂鳥系統直接推送給指定的本地第三方配送團隊;團隊接單后,由后臺調度系統派單并規劃最佳路線,團隊送餐員前往商戶取餐;最后完成商品的物理轉移,完成整個配送鏈條,從而完成線上到線下的O2O閉環。
45分鐘送達催生的市場
對于此次的配送平臺,餓了么定義了一個新概念,稱之為即時配送。餓了么聯合創始人兼COO康嘉介紹,即時配送主要從時效嚴苛、品相保證、溫度控制、當面交接四個方面區分于傳統的物流配送。同時,離散性、突發性和社會化庫存是單屬于即時配送的三個特點。康嘉認為,“即時配送是傳統物流配送更高的階段,它的要求是更高的,我們必須要重新定義它”。在餓了么看來,即時配送,即依托社會化庫存,可滿足45分鐘內送達要求的配送方式,是應O2O而生的物流形態。
餓了么CEO張旭豪表示,“傳統的物流行業其實是電商行業發展的基礎,現在即時配送就是到家服務的基礎”。
很顯然,餓了么打造即時配送的概念,是瞄準了更多到家服務領域。張旭豪在講話中也并未掩飾這一目的,“如果要做一件偉大的事情,一定要找到很小的切入點,把它做深,做透,最后才能到達成功的彼岸。今天即時配送行業就是本地上門服務最好的切入點”。張旭豪認為,開放配送平臺是餓了么的第二次創業,是進入本地上門服務領域的切入點。
龍策餐飲智庫創始人田廣利表示,受餐飲消費時間點的限制,目前在線外賣配送團隊的利用率并不高,這為餓了么提供了涉足其他到家服務領域的條件。此外,在線外賣對配送的要求明顯比傳統物流配送高,以外賣配送起家的團隊,進行其他的物流配送并無障礙。
北京市商業經濟學會秘書長賴陽也表示,隨著到家服務需求的增加,包括外賣、家政、商品等到家服務的市場前景非常大,并且目前雖有很多企業涉足,但尚未有一家企業擁有絕對的壟斷優勢。結合餓了么此舉來看,“是一次不錯的探索”。
整合配送團隊提高人效
任斐表示,蜂鳥系統最直接的目的是“要確保在最快的時間內,為每一單找到最合適的配送員,通過智能計算讓每一個配送員空閑的時間最小化,通過精確的導航,讓產品以最快的速度到達消費者手中”。在餓了么看來,蜂鳥系統整合了市場上的即時配送資源,在提高人效的基礎上,保證了即時配送的品質。餓了么加盟渠道負責人張憲指出,提升人效是餓了么投身即時配送行業的核心目標之一。
對此,賴陽認為,到家服務需要培育團隊,但現有的團隊相對分散,利用率有限。餓了么通過進行資源整合,利用盈余資源的同時,也為上線更多服務提供了條件。不過餓了么也需要面臨降低運營成本的問題,“資源整合的目的是為了獲取更多的利益,如何壓縮團隊建設和運營成本決定了最終的收益獲取”。
蜂窩微服作為第一批與餓了么達成配送協議的第三方配送團隊,負責人表示,選擇與餓了么合作,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首先是餓了么具有充沛的流量,能夠為團隊增加業務量。其次是豐富的品類和管理經驗。“餐飲配送存在的一個弊端是非用餐時間段人員利用率不高,而餓了么已經開拓了早餐、下午茶、夜宵等多種品類”,該負責人表示,“就蜂窩微服八年的市場經驗來看,平臺化是大勢所趨,單個配送團隊特別是區域性團隊,對品牌的議價能力有限,且配送范圍限制較大。”
曲線應對自建物流競爭
然而在業內看來,餓了么之所以選擇物流配送作為轉型之后的重點,與行業競爭發展趨勢也有直接關系。送餐物流速度不穩定是互聯網餐飲外賣市場發展瓶頸之一。8月12日,餐飲O2O行業中,服務與品質成競爭關鍵,重模式完善消費閉環已成趨勢。
2015年上半年《中國互聯網餐飲外賣市場研究報告》顯示,外賣市場重點已經由去年的高校轉戰白領。由于白領用戶對配送及時性以及菜品品質等都有更高的要求,所以競爭關鍵點還要落到廠商的運營效率和用戶體驗上。當前各個在線外賣平臺都在加快自有物流配送體系的建立,依靠技術和系統提升配送和運營效率,加大對合作商戶的審核力度,從多個維度去提升整體效率和保障良好的用戶體驗。
據餓了么自營物流負責人李立勛介紹,目前,餓了么也已經建立了一個擁有近4000人的自由配送團隊。但隨著流量的增加,自建物流已經無法滿足相應的配送需求,與此同時,配送員的招聘也越來越難。康嘉認為,多種模式并存的局面直接制約著即時配送的品質,目前僅餓了么平臺就有80%的即時配送需求沒有被很好的滿足。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