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秋冬季,街頭會出現不少賣糖炒栗子的商販。剛出鍋的栗子看上去秀色可餐,飄著勾人的香味。網絡上有流傳——一些商販為了讓栗子有賣相,在炒制時會給栗子“美容”,而摻和了工業石蠟的“上光劑”,食用對身體有害。那么,“糖炒栗子用工業石蠟上色”這個說法有多少可信度呢?
市民質疑——
糖炒板栗是否有添加劑?
“街頭上那些糖炒栗子看起來都很好看,無論是我自己買的,還是住山里頭親戚送的,好像都沒有他們賣的那么锃亮飽滿。”家住椒江的王先生喜歡吃糖炒栗子,常去買來吃。
王先生吃栗子習慣“手嘴并用”,有時候遇到不好剝開的栗子,干脆直接用牙咬。不過,他時常懷疑這噴香栗子會不會不干凈。
胡小姐也告訴記者,她曾在網上看到,一些賣板栗的商販在炒板栗時加入工業石蠟,這樣板栗就會油光發亮,賣相好看,但工業石蠟不可食用,還可能致癌,“那些亮晶晶的栗子,是不是真的加了工業石蠟?”
攤販回應——加的是麥芽糖稀
10月24日,記者在臺州高教園區附近一糖炒栗子攤點購買栗子,老板告訴記者,炒板栗時需要放入圓沙、麥芽糖和植物油不停翻炒,增添板栗口感。
據介紹,正規的炒制程序應為:下鍋前,挑選一遍板栗,將有蟲眼、霉變的挑出,然后下鍋。翻炒過程中,添加麥芽糖稀和食用油。添加麥芽糖稀或者食用油后,沙子得到調和,可以避免板栗被炒糊變黑,并不能增加板栗甜度。一鍋板栗,需要炒半個多小時。
這位老板表示,他用麥芽糖炒板栗主要有兩個作用,一是粘掉板栗殼上面的雜物,另一個是防止鍋里太干導致板栗殼開裂。記者看到,店內地上擺放著成箱的新鮮生板栗,一口機械炒鍋正現場翻炒栗子。
對于網上流傳的“炒板栗用工業石蠟上光”,臺州經濟開發區東商務區一板栗店老板告訴記者,糖炒板栗中板栗的成本占所有成本的80%以上,沒有太多必要這樣做,“我們租店面的沒想著貪這個小便宜,流動攤點不好說。”老板表示,不少路邊攤板栗質量不好,賣價便宜,擾亂了市場秩序。
市場監管——臺州還沒有接到類似投訴
“向底下執法大隊了解過情況,以及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合并之前的工商部門,都沒有類似的案例。”但這位工作人員承認,炒貨的食品安全問題,目前還屬于執法監管“處女地”。
一些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工作人員認為,對于這些傳聞和說法未經檢測而得出的結論,“真實性還需留個問號”。
業內人士——工業石蠟強致癌說法不準確
一位檢測專業出身的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工作人員表示,即便是石蠟,也區分工業石蠟和食用石蠟。“食用石蠟是食品加工助劑,是允許食用的。”
如果要檢測石蠟是工業級還是食用級,僅僅找食品安全檢測機構是不行的,“因為沒有項目認證”,該人士表示,需要送到工業物質檢測機構檢測。如果臺州市場上有接到類似舉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會將檢測物先送到臺州質量技術監督檢測院檢測。
至于“糖炒栗子所用的工業石蠟,是非常可怕的致癌物”說法,一位業內人士表示,工業石蠟致癌的說法并不準確。
“從目前可以收集到的一些有效性較高的毒理學數據上,也沒有明確的證據證明石蠟是致癌的,但是石油產品中的致癌物的確非常多,所以不排除工業石蠟中存在一些含量較高的致癌雜質,從而影響了它的危害分類。”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