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人社部原副部長胡曉義在昨日舉行的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民生主題記者會上表示,預算報告中的今年退休金調整6.5%左右,可以從三個視角解讀。
“首先,這是自2005年以來,第12次連續調整退休金,也是本屆政府連續第4次調整。這體現了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里的承諾:財政收入增長雖放緩,但該給群眾辦的實事一件也不能少。”胡曉義說。
第二個視角是“首次統籌安排”。預算報告指出,此次退休金調整,既包括企業也包括機關事業單位的退休人員,兩個方面統籌起來考慮。過去養老金是“雙軌制”,現在基本制度并軌,公平性就更強了。“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里講的是退休人員,不是像以往的報告里講的企業退休人員,預算報告里講的更明確一點,就是包括企業的,也包括機關事業單位的退休人員。這個過去是沒有的。”他說。
第三個是調整幅度浮動。胡曉義表示,過去幾年都是10%的調整,今年是6.5%左右。為什么這樣?“我把底牌給大家掀一掀。因為確定調整的水平主要考慮這樣幾個因素或者說參數。”一是經濟發展水平,去年GDP增幅是6.9%。二是財政的支付能力,去年全國一般性預算收入增長5.8%,增幅降低。三是物價水平,去年城鎮居民物價水平上漲比較溫和。四是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去年是7.4%。五是養老基金本身的承受能力。
“近年,雖然總收入額大于支出額,但已出現了收入增幅低于支付增幅的現象,何況企業還在強烈呼吁降低稅費。各因素綜合做一個調整待遇的方案,6.5%左右是恰當的。”胡曉義說。
胡曉義表示,此次調整并不是每人都增長6.5%。預算報告講到,對養老金偏低和艱苦邊遠地區的企業退休人員適當傾斜。這既體現了公平,又體現了差異。
“養老金年年增是社會期盼,也是社會保障制度的努力目標之一。”胡曉義說。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