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結束的這個周末,《瘋狂動物城》在內地和北美兩地票房繼續“瘋狂”。在社交網絡上,《瘋狂動物城》也成為熱點話題,網友甚至自發開啟“樹懶表情模仿大賽”。同時,中外動畫電影差距的話題也再次被提出,甚至有動畫從業者提出了“絕望”的觀點。信報記者采訪了動畫電影《寶蓮燈》導演、現吉林動畫學院動畫藝術學院院長常光希,正在制作同樣以兔子為主人公的《無敵乒乓兔》的米粒影業導演宋岳峰,讓他們解讀一下中國動畫面臨的問題。
現象
“動物城”沖10億票房
上周末的電影票房依然由《瘋狂動物城》主控。中國內地方面,《瘋狂動物城》不僅延續了領跑單日票房的趨勢,更以3.83億元、幾近60%的占比成為周末票房冠軍。而且上映兩周總票房達到7.55億,有望超過上映40余天、票房9.88億的《功夫熊貓3》,成為內地票房最高的動畫電影。
在北美,“動物城”以5000萬美元,蟬聯周末票房冠軍。目前北美總票房超過1.42億美元,全球總收入已達4.31億美元。
同時,《瘋狂動物城》的口碑效應依然不減,各大網站還是齊刷刷的高分。
問題
它會讓中國動畫絕望?
在《瘋狂動物城》口碑傳播中,也有動畫業內人士感慨中外動畫的差距。電影新媒體“毒舌電影”最近發表了從業者“水5郎”的文章《為什么說<瘋狂動物城>讓中國動畫絕望》。
文中提到,在技術上“人家的難度是我們的十倍”(細節如布光、水滴、雪景等)。“《瘋狂動物城》里的動物們的毛發技術讓從業者震驚,反觀《捉妖記》為了降低運算量,設置‘胡巴’家族都是沒毛的。”
在精神層面,“《瘋狂動物城》用很簡單的方式來講述一個很深刻的內容,成年人看到政治諷刺和階級偏見,青年人看到追求夢想,兒童看到可愛的動物。反觀國內動畫電影,比如《小門神》,是用很復雜的話來講了一個很簡單的故事。”
回答1
中國動畫人不缺技術
不過米粒影業動畫導演宋岳峰并不認同“絕望觀”,他認為《瘋狂動物城》不應給從業者帶來恐慌和不自信,它證明動畫事業潛力無限,應該成為國內從業者的目標。
宋岳峰表示,動畫電影《無敵乒乓兔》也是以兔子作為主人公。在水滴方面,他們采用了“可控發射粒子”的方式實現,而水滴到水面上則采用了傳統物理模擬的方式,最終使之看起來既符合現實物理規律又貼合場景意境。在動物毛發上,該片也做到了“毛茸茸”“根根可見”的程度。
其實《功夫熊貓3》就可以證偽所謂的“絕望觀”了,作為中美合拍片,位于上海、中美合資的東方夢工廠公司在制作過程中的作用極大,片尾那一串串中國人的名字就足以說明,中國人并不缺做出世界級動畫電影的技術。
回答2
我們要留下更多人才
曾任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副廠長、現任吉林動畫學院動畫藝術學院院長的常光希,在說到中美動畫差距的問題時表示,中國動漫的差距還是在于動畫人才的流失。
常光希1999年導演的《寶蓮燈》是內地首部商業動畫電影,創下了2400萬元的票房紀錄,是當年全國電影票房第三名(第一名是馮小剛的《不見不散》4300萬,第二名是張藝謀的《一個都不能少》3000萬)。
據常光希介紹,2002年起,國家廣電總局等部門先后出臺一系列重要政策。2006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明確動漫產業作為國家重點發展的文化產業之一。從2000年全國只有北電、傳媒大學、吉林動畫學院三個動漫學院,到后來全國有1000所學校有動畫專業。但很多人才被美國、日本加工片產業高薪挖走,安心做國產動畫的還不夠多。
回答3
破除“動畫=低幼”誤解
常光希還提到另一個問題,國際上的動畫電影并不是按成人、低幼來劃分,不論是漫威系列、迪士尼系列,還是《海綿寶寶》《天線寶寶》,包括“麥兜”,導演擅長拍什么就拍什么,市場會自然調節,自然形成對應的觀眾消費。
國產動畫由于受過去“動畫電影突出教育功能”的要求,確實讓人有“動畫=低幼”的觀念。再加上從業者、媒體愛跟風,強化了“動畫=低幼”的概念,進而讓更多從業者以此為參照。《大圣歸來》就很好地打破了這種慣性,但常光希擔心它又會引來新的“大圣跟風”。
他認為中國動畫從業者現在更應該記住美影廠的兩個信條:一是不重復別人,二是不重復自己。大家都做不一樣的東西,市場才有機會發揮調節作用,情況才會越來越好。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