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工信部部長苗圩對“騙補”等熱點問題回應稱,將新能源汽車“騙補”情況嚴查到底。這使外界對新能源汽車補貼問題的關注度再次提升。
“目前,已有17個省市發布了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3月22日,一位新能源車企的高管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但發布執行細則的省市很少。”
據記者了解,由于大部分省市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已在2015年底到期,市場經歷了近三個月的地方補貼“空檔期”,讓此前新能源汽車銷量“暴增”的部分地區,出現銷量明顯放緩。
“兩會”期間,多個部委不下十次提及“發展新能源汽車”這一關鍵詞,在新能源汽車仍是國家戰略的情況下,地方補貼出臺緩慢令業界關注。
有行業人士透露,從目前形勢看,3月底到4月初,各地新能源補貼政策很可能會密集發布;在下一輪地方補貼政策中,補貼由消費轉向使用環節,正在成為新導向。
補貼滯后影響銷量
“上海的新能源補貼政策可能會在本周出臺。”上汽集團的一位負責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還有消息稱,今年上海市的純電動乘用車補貼標準將由最高4萬元下調至3萬元,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補貼額度將由最高3萬元下調至1萬元左右。
記者了解到,如果上海的新能源補貼政策公布,該地區有可能將成為第18個公布新補貼方案的地區。截至記者發稿,已有17個省市公布了對新能源汽車的地方財政補貼,包括北京、天津、河北、江蘇、青海、海南等地。不過,即便在已公布補貼方案的地區,真正能夠運行的也是少數。
“目前已出臺細則,能夠落地的新能源補貼政策的地區,全國只有8個。”北汽新能源的一位負責人向記者表示,“其中,已能夠領到補貼的地區,只有3個。”
上述北汽新能源負責人表示,這3個地區是北京、天津、武漢,能拿到補貼是因為三地舊版補貼政策還未到期。據悉,北京的老補貼政策有效期至2017年底,天津至2019年底,武漢至今年6月。
“全國89個新能源汽車示范城市的推廣政策,2015年底就到期了。”北汽新能源的一位負責人表示,“新補貼政策到今年3月底,還沒有完全出來。”
新能源地方政策補貼滯后,已影響新能源汽車的銷量。乘聯會的統計顯示,今年1月,國內新能源乘用車銷量1.4萬輛,環比下滑63%;2月的銷量為1萬輛,環比繼續下降27%。其中在上海,比亞迪插電式混合動力轎車秦的銷量從去年巔峰時期的月銷4000輛,跌落至今年1月的517輛。
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高額補貼、地方政府推廣,以及限行、限購城市在牌照等政策上提供優待,是目前新能源汽車吸引消費者的重要因素。在這些優勢“打折”的情況下,新能源汽車銷量難免受影響。
“各地方新能源補貼政策會在3月底、4月初密集推出。”上述北汽新能源的負責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更多最新數據分析、市場分析報告、市場調研、行業分析請訪問《》。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