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今天發布一季度宏觀經濟形勢。根據報告,今年一季度受美聯儲加息進程加快,以及歐元區和日本繼續擴大寬松政策力度影響,預計今年一季度我國GDP將下滑至6.7%左右,消費物價指數上漲為2.2%左右。
財經院綜合經濟戰略研究部副主任汪紅駒認為,GDP下滑將延續去年四季度的下滑態勢,主要表現是工業生產增速繼續放緩,投資增速趨緩,消費低迷,出口形勢嚴峻。
財經院課題組報告認為,2016年全球經濟總體呈現“低增長、低通脹和高不確定性”特征。一方面,發達國家經濟總體呈現弱勢復蘇;同時,受結構性通縮影響,新興經濟體增速下滑,預計2016年俄羅斯、巴西兩國仍將持續衰退;另一方面,2016年全球經濟面臨來自新興市場經濟體衰退、美聯儲加息和美元升值、全球金融市場波動以及部分地區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的不確定性等問題。
2016年中國經濟需要在五大理念的指引下,完成 “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經濟工作任務。政府需要從需求側加大托底力度,同時按照五大發展理念的要求,結合“五大任務”,才能在較為寬松的環境中完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從財政政策看,一是“適當增加必要的財政支出和政府投資”,二是“實行減稅政策”,降低企業成本和提高企業運營效率,三是“階段性提高財政赤字率”。
從貨幣政策看,要配合結構性財政政策,為各項財政專項債券、地方政府債務、國債發行提供有力的利率環境,同時降低存量債務的壓力。同時要改革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防止人民幣匯率競爭性貶值。“貨幣金融政策需要在宏觀審慎管理的框架下,實現穩定金融市場、經濟增長和結構性改革的目標。”汪紅駒分析。
此外,報告認為二季度經濟將基本企穩,GDP增速保持在6.8%左右,CPI上漲2.4%左右。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