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北京市五環仰山橋附近的住宅小區——北衛家園最近終于安上了充電樁,對于小區內擁有新能源汽車的業主們或者打算買新能源汽車的業主們來說,應該是件值得高興的事兒,但是也未必……
小區最早的是個大“電箱”
兩周前,北衛家園小區南大門不遠處的大型景觀石后面,出現了四個充電樁和一個尚未安裝充電樁的電樁支架,在這些排列整齊的充電樁中間有一個極不和諧的四四方方上鎖大鐵箱,上面貼有紅色警示標簽“當心觸電”,外形看上去儼然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電箱。
一日傍晚,住在此小區的記者好奇地走上前去查看這些剛安裝的充電樁時,卻發現從這個大電箱里伸出了一根電線正在給一輛啟辰晨風充電。旁邊已經有了正規充電樁,為何這兩晨風車主還會通過一個“大電箱”充電呢?這難道不危險嗎?車主充電遇到了什么難處,讓他這樣“鋌而走險”?帶著一系列疑問,記者撥通了車輛內車主防范挪車留下的電話。
車主接到電話聽說是記者采訪非常警覺,第一反應是質問記者怎樣進入的小區,當記者對車主進行解釋,并提出疑慮時,車主果斷、迅敏的回答記者,自己用來充電的大“電箱”就是正規充電樁,自己最早在小區安裝了這個充電樁,并再三強調自己安裝充電樁十分順利,小區物業方面積極配合,安裝沒有遇到任何困難。想申請就可以報裝,自己沒有花任何費用。
聽到這樣的回答,應該是一個讓人皆大歡喜的結果,但這輛晨風車主的回答讓記者又想起了小區一位北汽E150的車主,疑慮瞬間又多了一層。
露天“擺攤兒”很多年,終于有了正規攤位
記者入住這個小區已經一年多了,剛入住小區時就已經發現,緊靠小區南圍欄墻的那棟高層的二層有一家住戶,幾乎每天都會通過從家里扯出的,接口已經固定到小區外圍欄上的一根電纜來給自家的北汽E150充電。由于采用這種充電方式,這輛北汽E150只能停靠在小區南圍欄墻外的路邊。由于地形特殊,那條路是西通東不通的“死路”,而且小區的南門就開在這條路上,因此也有很多為了省停車費的業主將自家車停在了這條路上。難道E150的業主也是為了省下停車費才一直這樣做的?但是看上去好像又不像,因為自從有了充電樁,E150這輛車就再也沒停在原來充電的位置上了,而是固定停在了一個充電樁前,并通過這個充電樁進行充電。
又一次,帶著好奇,記者采訪了這輛E150的車主。車主告訴記者的情況與之前晨風車主告訴記者的情況卻是大相徑庭。
E150的車主告訴記者據他了解,晨風車主安裝充電樁時,曾經找到過北京市委的“關系”跟小區物業進行協調,比較例外。
自己當初之所以沒有進小區,主要是在電費問題上與小區物業發生了沖突:“剛開始跟小區物業協調的時候,物業說是5毛錢一度電,去交電費的時候,他們說換經理了,不承認以前的承諾,要高收費,比家里正常的電費使用要高一倍多。”
E150車主告訴記者,前端時間,自己花了三千多元錢,重新走的國家電網的報樁流程,這樣跟物業就沒有任何關系了,不用再跟物業交電費,受物業控制。只是重新報裝安裝改線很麻煩。也正是出于改線困難的考慮,自己申請安裝時,國家電網順帶在同排停車位上多安裝了幾個充電樁。如今他停車充電的車位就是自己的停車位,充電樁是當初買車贈送的,沒有花任何錢。
E150車主也表示非常愿意將自己的充電樁拿出來實行資源共享,在不影響自己使用的情況下,有需求的車主可以以8毛錢一度電的價格在自己的充電樁上進行充電。
一支煙都沒抽到,物業也委屈
兩位車主,兩種說法,事情的真相究竟怎樣,看來只能找到兩位車主所說出入點最大的小區物業方面尋找答案了。
當記者以業主身份詢問報裝充電樁時,物業相關負責人時的回答跟兩家業主的回答也有出入。
負責人介紹說,現在小區所有的充電樁都已經是“名花有主”,并沒有預留空位。如果業主在地庫有車位,那在自己的車位上安裝充電樁就可以,如果沒車位,只能跟已有的充電樁業主進行協商,兩家或三家公用一個,并不支持重新安裝。
物業方面給出的理由也是出于改線困難,小區雖然不算老小區,但是規劃時也沒給充電樁預留地方:“現在那些樁兒安時都是人家自己找了人,別看那個“電箱”,業主花好幾萬呢。我們物業本來說要在小區西邊的空地上建一排充電樁車位,但是軍委不準(此小區屬于部隊大院),說是另有建樓規劃。”
不知道這算不算物業方面在推卸責任,但是他們也向記者道出了自己的委屈:“這地方哪有線,哪有多余的管井啊,想裝就得刨地。你今天挖,我明天挖,東安一個,西安一個,安時刨了地面,臨走時安裝的說把地面都重新鋪好了,可一下雨彩磚全塌了,最后還得我們物業再出人力物力,把爛攤子收好。不然影響別的業主的利益。我們物業一分錢沒得著,一根煙沒抽到,還得自己搭錢進去。”物業方面終于倒出了抵觸充電樁進小區的真正想法。
由于記者已臨時業主身份進行的咨詢,物業相關負責人還好心勸業主別動買新能源車的念:“這個東西跑手續很麻煩,就算4S店和國家電網要求安裝,我們物業不同意他們也進步了小區。現在的情況只能兩三家共同使用一個充電樁,你們合用一定要通過物業簽訂一份協議。再說,不同的車,充電接口和電壓也不一樣啊,你要買車,還得看人家是什么接口,什么車,跟人家得買一樣的。不是固定業主,以后你再搬家怎么辦,有的新小區現在直接就有充電樁,但是國家賣的車車型接口還是不統一,換了小區不能用怎么辦?還有,充電樁買電只能有一張卡,雖然有多張使用卡,但共用時你的使用前后都得拍照留證你用了多少電,以后結算電費不是?”
充電難仍是心病
據中汽協會統計,今年1-4月,新能源汽車生產94442輛,銷售90529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26.8%和131.1%。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70552輛和66444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65.3%和171.2%。
雖然2014年7月,北京市住建委、市發改委、市科委等就已聯合發布《關于推進物業管理區域新能源小客車自用充電設施安裝的通知》(京建發〔2014〕238號),明確了物業服務企業的責任和市民投訴受理渠道等,以破解充電網絡受阻的“最后一公里”難題。截至2015年年底,北京也已有2108個小區配建了新能源小客車自用充電設施,覆蓋了全市16個區及亦莊開發區,配建小區數量超全市小區總數的四成。但與飛速增長的銷量相比較,充電難問題仍然是車主們的一大心病。
北京市發改委近期還表示,2016年計劃新建5000根公用充電樁,并將結合充電設施的新國標對原有充電設施進行升級改造。2017年,將在北京市實現平均每5公里一個充電網點。更多最新行業調研,調查報告數據分析,世界市場行情分析報告請訪問。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