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體風險水平上升的背景下,業風險項目數量和規模也出現不同程度的增長。面對風險,既需要加大對投資領域風險形勢的判斷,及早布局投資,也需要提升信托公司內部控制及風險化解能力,實現業務規模持續穩健發展
0.66%的不良率顯示信托業風險總體可控,但信托風險項目數量和規模不同程度的增長也為信托業敲響了警鐘。中國信托業協會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末,信托公司全行業風險項目規模為1110.19億元,環比增長14%。業內專家表示,風險防控成為信托業發展主題。在風險防控中,信托業應更注重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建設,在大類配置中控制投資總量。
守住風險底線是挑戰
“市場利率明顯下行,而整體風險水平上升,投資難度加大是今年投資的主旋律。”西南財經大學信托與理財研究所所長翟立宏說。與此同時,金融同業競爭持續深化,信托業傳統業務出現萎縮,復雜的環境倒逼信托公司拓展新業務,推進轉型發展,整體的主動管理能力及風控能力尤待精細耕耘。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金融機構成為資金信托的第二大配置領域,占比為18.49%,工商企業繼續保持其資金信托的第一大配置領域地位,占比為23.74%。
“各投資領域的風險形勢不僅與該領域本身的風險狀況密不可分,還與信托公司的內部控制以及風險化解能力息息相關。”翟立宏表示,綜合來看,信托資金投向基礎設施、金融機構的潛在風險相對較小,而投向房地產和證券市場的潛在風險相對較大。
翟立宏認為,之所以這兩個領域風險相對較小,是因為政府財政赤字的適度擴大將拉動信托資金在基礎設施領域的配置。在金融混業競爭加劇的市場環境下,信托公司越來越重視金融同業合作在提高資金周轉、提升業務效率方面發揮的作用,并且整體上風險可控。“隨著信托公司主動管理能力的提升,信托公司與金融同業合作將不再是簡單的通道服務,而是立足于同業的具體需求,不斷獲取在金融同業合作中的主導權。”
此外,業內人士表示,房地產市場庫存、杠桿風險猶存,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市場仍存在價格下行壓力,存量尚待消化,市場分化下的區域性風險不容小覷,加之各信托公司在房地產領域的風控能力參差不齊,房地產領域潛在風險相對較大。
中信信托副總經理王道遠說,現階段企業經營環境變化給金融機構帶來最嚴峻的挑戰就是資產質量。實體企業出現經營困難,金融機構也無法獨善其身。未來一段時間,資產質量將承受較大壓力,守住風險底線將成為信托公司面臨的一大挑戰。
發展和風控雙管齊下
“在當前信托風險項目增多,整體信用風險加大的背景下,信托公司應在業務規模發展和風險防控上雙管齊下、平衡推進。”翟立宏說,信托公司要從品牌管理、客戶關系管理、資產管理、風控管理等幾個方面打造核心競爭力,創新業務模式,布局新興領域,實現業務規模持續穩健發展。
將全面風險管理落到實處,公司不僅要建立健全各部門風險管理協同機制,還需建立一套全面、多維度的風險管理體系來識別、計量、監控以及管理各類風險。
翟立宏說,信托公司一方面可通過建立更加嚴格的內部信用評級系統,選擇優質的交易對手和項目,在準入端嚴格把關;另一方面通過風險限額、凈資本等指標體系管理公司市場風險、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合規風險等,并針對項目投前、投中、投后建立完善的風險排查體系來加強風險監控。
實踐中,信托公司不斷深化風險管理體系建設。王道遠說,中信信托重視與綜合實力較強的集團大客戶合作,一方面積極與大客戶建立“總對總”的合作關系,從整體上控制合作項目質量;另一方面,嚴格分析客戶融資集中度,彈性控制總量,防范系統性風險。同時,注重債券和基金等穩健性投資品種的開發,嚴格篩選合作伙伴,實時監控信托業務的投資比例和產品凈值變動,嚴格執行有關止損措施;為管理股權投資面臨的市場風險,中信信托密切跟蹤市場,合理控制行業集中度,加強對交易對手市場競爭能力分析,制定風險處置預案,提前鎖定項目退出風險。
普益標準研究員鐘鴻銳認為,信托公司風控重點是對項目的篩選,調查信托項目融資方是否具備實際還款能力。此外,還應在信托產品結構設計上下功夫,通過產品結構設計如行之有效的擔保措施來規避可能發生的風險。
據了解,目前已有信托計劃不達預期收益目標,信托產品違約也并非個案。“信托打破剛性兌付是趨勢和必然。打破剛性兌付有利于信托公司的市場化競爭,推動信托產品創新和市場化定價。”翟立宏認為,打破剛性兌付的具體路徑是市場力量的結果,需要監管層、行業協會、信托公司以及市場投資者之間不斷磨合。
同時,他表示,解決剛性兌付問題還需要在一系列體制機制建設上系統地完善,如完善信托產品銷售內控機制、健全信托資產流動機制、完善信托產品風險定價機制和信息披露機制等。更多最新數據分析、市場分析報告、市場調研、行業分析請訪問《》。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