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國汽車保有量持續提升,立體車庫持續增長。
我國汽車保有量達到1.72億輛,位居世界第二。車多車位少,停車難已經我國交通發展的普遍問題。此外,城市土地資源的稀缺對土地利用的集約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廣的建設,可以有效提高土地使用效率,解決停車難問題,為業主創造更高的經濟效益。2011~2015年,我國新增機械式泊位復合增長率達到22%。
2.從住房配套邁向公共配套,立體車庫行業增速進入換擋期。
2015年4月,國家發改委印發《城市停車場建設專項債券發行指引》,鼓勵通過發行債券的方式,合理促進城市停車場建設,進一步促進停車的產業化進程。在我國房地產投資增速放緩,住宅配套增幅收窄的情況下,行業發展重心將從住房配套轉向公共配套領域轉移,需求增速進入換擋期。
3.設備生產環節:行業集中度降低,具備技術優勢的企業有望率先突圍。
根據中國停車網和中國重機協會停車設備工作委員會數據顯示,我國停車設備制造資質企業超過300家,2015年行業市場集中度下降,前10集中度降到43.4%。我們認為,在充分競爭的市場格局下,具備一定技術優勢和客戶資源優勢的龍頭企業有望率先突圍。
4.PPP--看好設備生產商向停車運營領域拓展。
2015年8月,發改委聯合7部委聯合印發《關于加強城市停車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指出: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城市停車設施建設。在投融資模式方面,鼓勵采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政府投入公共資源產權,與社會資本共同開發建設,采用放棄一定時期的收益權等形式保障社會資本的收益。看好設備生產商向停車運營領域拓展。
5.投資建議:結合行業發展階段和公司核心競爭力,我們認為能夠選擇切合行業發展的商業模式,并具備自主研發能力的企業有望脫穎而出。。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