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早晨,人民幣突發性的暴跌441點,創了自英國脫歐以來最大跌幅。
而此前在英國脫歐公投之際,也就是6月27日左右,人民幣曾暴跌599點。
實際上,自2014年初,人民幣就開啟了貶值大趨勢。今年年初至今,人民幣年化匯率,已經貶值逾10%!
而今天,歐元兌人民幣卻成就了最近一段時間的新高!
8月22日11點20,鳳凰財經的報道是:1歐元可兌換7,52人民幣。
8月22日11點20,在谷歌搜索當日歐元兌人民后,出現的是:1歐元可兌換7,515人民幣。
8月22日11點30,APP“外匯牌價”顯示:1歐元可兌換7,54人民幣。
可見,人民幣貶值明顯,大家應該記得:大概從6月初,歐元兌人民從以往的1:7.2或1:7.3突增至1:7.43左右。期間有幾日人民幣微微上升。但整體仍在貶值狀態。
人民幣中間價與即期匯率差值擴大,外匯市場專家韓會師認為,目前人民幣仍未有效擺脫2014年以來震蕩貶值的大格局,所以不宜對人民幣升值空間報過高期望。要高度防備人民幣突然走弱。
驚呆!人民日報首提20%-40%貶值幅度很正常!
此前,受英國退歐、國內產業資本海外并購加速以及美聯儲加息等影響,人民幣匯率波動加劇,人民日報海外版,刊登題為《人民幣是負責任的國際貨幣》的文章稱:
縱觀發達國家、國際主要貨幣的匯率史,短期內出現20%甚至40%匯率波動的極端情形,并非罕見。因此,無論從波幅還是中樞水平來看,人民幣的近期走勢并不值得過分憂慮。審視人民幣匯率的方向與趨勢,仍需持有更長周期的歷史視角。
那么,人民幣未來會出現劇烈貶值嗎?目前,仍然不敢肯定。
人民幣貶值 與你我何干?
可不要以為不出國門,人民幣貶值就跟我們沒有關系了,我們來看看人民幣貶值與我們普通人有哪些關聯吧?
第一類:股民
人民幣貶值或伴隨A股下跌
有分析師稱,歷史上,人民幣與A股走勢多數存在高度相關。在人民幣升值的大趨勢下,人民幣貶值或伴隨著A股的下跌。兩者有關聯的原因是:一方面,人民幣貶值引發本幣資產估值下降,導致金融、地產等相關板塊走弱,拖累整體大盤;另一方面,人民幣貶值預期一旦形成,將導致熱錢流出,A股所處的流動性環境會迅速趨緊。
第二類:房產投資者
人民幣貶值或影響房產投資
有房產的人們資產或將縮水。有一個“巧合”:人民幣持續升值的9年,也是中國房地產價格持續上漲的9年,擁有房產的人資產也迅速升值。房產升值的預期,又激發了更多人買房的欲望。而人民幣貶值,就會有投資者擔心,會有資產撤出房產,尤其是那些早期從海外涌入國內的資金,會因人民幣貶值而流出中國,或不敢再輕易進入中國市場,多種作用助推國內住房資產價格下跌。
第三類:留學生
人民幣急跌增加赴美留學費用
對于赴美留學的學子而言,人民幣貶值意味著一夜之間父母要多花好多錢。銀行人士透露,人民幣此輪急跌,也造成一些留學生家長的恐慌。兌換美元的家長也比平時多了很多。專家建議短期內有使用外匯打算的客戶,可以觀察幾天匯率波動,找個相對低位入手即可,分批分段來分攤風險。特別是有留學打算的客戶,外匯資金用量比較大,可以先換匯做外幣理財。
第四類:海淘族
人民幣貶值 海淘族“很受傷”
海外代購市場火熱,價格是關鍵因素之一。從境外海淘的商品價格一般會比在國內專柜購買的便宜30%左右,有的甚至能便宜一半,這也是不少海淘族舍近求遠的原因。不過,人民幣貶值,很多海淘族會感覺“虧了”,因為同一種商品他們需要比以前支付更多的人民幣。近期,不少做海外代購的商家已經感受到了訂單量的減少。
第五類:出境游的人
出境游報價提高 購物費用增加
對普通百姓來講,人民幣貶值影響最大的大概就是出國旅游了。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內地公民出境游達到1.2億人次,人民幣此輪貶值,已經讓部分旅行社為了攤薄成本,提高境外游的報價,尤其是去往美國的線路。而在境外購買化妝品、名包、名表的人,也不得不多掏腰包了。
今年是否還會降息降準?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今年內再度降息、降準的可能性已經不大。
從利率來看,今年以來,實際利率處于負利率狀態,狹義貨幣(M1)與廣義貨幣(M2)剪刀差持續擴大。同時,由于人民幣貶值壓力較大,貶值預期增強,如果此時降息必然會使人民幣產生新的貶值壓力。存款準備金率方面,存準率下調的直接結果是銀行可用信貸資金的增加。目前商業銀行存貸比彈性已較大,信貸資金也增加較多,央行沒有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的迫切需求。
你手中的資產將有何影響?
如果你只是購買了國債、人民幣銀行理財或其他固定收益產品等,與國際市場沒有什么關系,那也沒有你什么事。
如果你是股民,那就要當心了。從歷史上看,人民幣與A股走勢多數存在高度相關。如果人民幣近期貶值,則A股市場可能承壓。就行業板塊而言,金融和不動產行業傾向于受創最深。
如果你手中持有美元或與美元掛鉤的資產,眼下倒是可以適當關注并繼續持有。因為隨著人民幣匯率下滑、歐版QE(量化寬松政策,實質是“印錢”)來襲等多國多地的政策,以及美元升值周期的開始,都將進一步鞏固美元的強勢地位。
哪些資產值得配置?
自2015年初開始,有些敏感的投資者關注到人民幣潛在的貶值風險,已經開始主動了解境外的資產的配置。例如,債券類的固定派息的產品以及海外的房產投資,或為自己和家人買一些境外保險。
海外投資產品中,美元投資類產品門檻較高,一般在15萬美元以上,且投資期限較長。除去匯率波動因素,這些產品的預期收益率普遍較國內理財產品低。
外匯投資類產品投資周期相對較長。例如,股權產品一般是投資期3~4年,加上退出期達4~5年。在投資期之內不排除有項目退出、資金回流的可能性。
境外保險產品相對與其他的理財產品而言比較穩妥一點。與中國內地居民而言,配置香港保險無疑是最佳的選擇。
未來最大的機會在哪?
在人民幣、美元、黃金、房產和股權5個大類中,最大的機會在哪里?知名財經人士劉曉博給出觀點:
1、未來10年,最大的機會和最大的風險,都在股權投資里。
10年盈利上千倍、數百倍的機會,在股權投資里可以找到。但這種概率非常小,萬分之一都不到。所以,基本不適合普通人。
2、在二級市場上炒股票,回報高、風險大。
注冊制實施之后,你就會知道,目前的股票有多貴,多么不適合長期持有(個別高成長企業例外)。屆時,散戶的生存壓力會更大,因為股票太多、信息太多,你很難判斷。對大多數人來說,恐怕還是要把錢交給基金打理。
3、人民幣,可能是未來10年最差的資產。
這是紙幣的性質決定的,也是中國國情決定的。30多年來,人民幣平均年購買力下降10%,最近幾年每年下降7%。未來很難控制在每年下降5個百分點以內。
4、美元正開啟新一輪加息周期,比較強勢。但長期看,作為一種紙幣,它同樣沒有黃金堅挺。
5、過去10年,全球最優秀的資產是中國大城市的房產,但未來10年就不一定。
雖然中國大城市的房產,仍然比人民幣值得持有。但如果換成美元或者黃金計價,就很難說了。
6、至于人民幣跟美元的關系,要看兩國經濟的發展狀況了。
如果中國持續快速發鈔,則人民幣對美元,恐怕每年都要貶值5到7個百分點才行。如果憋著不貶值,就幾年來一次痛快的大貶值。
7、最終,技術進步(比如VR、個人飛行器、無人駕駛技術和汽車共享等)肯定會改變城市的面貌和住宅的價值。
未來10年,似乎不足以出現顛覆性的變化。20到30年之后,就不一定了。屆時,城市中心的價值將下降,學區房的價值也將被瓦解,黃金是不是稀缺也很難說了。作為風險對沖,海外資產配置,勢在必行。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