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發展高端材料
以滿足我國新一代信息技術、航空航天、海洋工程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等高端領域的關鍵基礎材料為重點,通過協同創新和智能制造,著力發展高性能輕合金材料、有色金屬電子材料、有色金屬新能源材料、稀有金屬深加工材料等,提升材料質量的均一性,降低成本,提高中高端有效供給能力和水平。
1.高性能輕合金材料
圍繞大飛機、乘用車、高鐵、船舶、海洋工程等重大裝備高端制造領域,加快實施大規格鋁鋰合金鑄錠熔煉鑄造、高精薄板帶高速氣墊式連續熱處理系統、大卷重高精度寬幅鎂合金帶材制造、鈦合金型材擠壓加工與在線精整矯直、大規格鈦合金材、3D打印粉等生產線改造提升,到2020年,航空、乘用車及貨運列車用高性能輕合金材料,海洋工程及航空用鈦、鋁合金材等實現穩定供給,國際競爭力不斷提高。
專欄6:輕合金材料發展重點
鋁合金材料:航空航天用耐損傷鋁合金薄板、新型高強高韌鋁合金厚板、擠壓材和鍛件,三代鋁鋰合金板材和擠壓型材,水陸交通運輸用高耐蝕鋁合金板材、高強可焊大型復雜截面鋁合金型材,高性能鋁合金汽車面板,汽車防碰撞系統用泡沫鋁結構件,汽車發動機和內部結構件用鋁合金精密鍛件和鋁硅合金壓鑄件,石油鉆探用高強耐蝕鋁合金管材等。鎂合金材料:航空航天用高強鎂合金大尺寸復雜鑄造件、高強耐熱鎂合金大規格擠壓型材/鍛件,3C產品用鎂合金精密壓鑄件,大卷重低成本高成型性鎂合金板帶材,汽車輕量化結構件用鎂合金精密壓鑄件等。鈦合金材料:航空航天用鈦合金薄板/厚板/棒材/鍛件,3D打印鈦合金復雜結構件及配套低成本鈦合金粉末,船舶與海洋工程用鈦合金超寬幅厚板/大口徑厚壁管,超塑成形鈦合金薄板,中強/高強鈦合金擠壓型材,海水淡化裝備用高精度鈦卷焊管及配套大卷重低殘余應力鈦帶,石油鉆探用高耐蝕鈦合金管材等。 |
2.有色金屬電子材料
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集成電路、功能元器件等領域需求,利用先進可靠技術,加快發展大尺寸硅單晶拋光片、超大規格高純金屬靶材、高功率微波/激光器件用襯底及封裝材料、紅外探測及成像材料、真空電子材料等,實現新一代微電子光電子功能材料、智能傳感材料研發及產業化取得突破,提升高端有色金屬電子材料供給水平。
專欄7:有色金屬電子材料發展重點
集成電路用材料:電子級多晶硅、12和18英寸硅單晶拋光片,平板合金靶材、旋轉靶材及氧化物靶材,6英寸鍺片,引線框架用新型高強高導/高強高彈銅合金帶材、覆銅板及集流體用超薄銅箔。新型配套材料:高性能銅合金超細絲材和超薄帶材,光伏太陽能電池正銀電子漿料,高性能銀粉,光伏無鉛焊帶,各類高性能焊帶,厚膜漿料,賤金屬電子漿料,燃料電池用電極漿料。其他材料:超純稀有金屬及高精度深加工材,電容器鉭粉,真空電子器件用鎢、鉬窄帶,高純及超高純金屬,高性能永磁鐵氧體,具有高飽和磁通密度、高直流偏置特性、高磁導率等性能的軟磁材料。 |
3.有色金屬新能源材料
圍繞儲能與新能源汽車等領域需求,重點發展大容量長壽命儲能電池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高性能銅箔和鋁箔,以及低成本高質量的電池級碳酸鋰、三元前驅體等。
專欄8:有色金屬新能源材料發展重點
基礎原材料:電池級碳酸鋰、氟化鋰、四氧化三鈷、三元氫氧化物等。正極材料:高比容量及長循環壽命鋰離子電池用層狀高鎳正極材料、富鋰錳基固溶體正極材料,高比容量、高能量密度、長循環壽命鋰硫電池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高比容量、長循環壽命硅碳/合金類負極材料。其他材料:鋰離子電池用高強度高延展性低缺陷鋁箔、銅箔和多孔銅箔,高效低成本核殼結構燃料電池氧還原催化劑,金屬(鋁、鎂等)空氣電池空氣電極材料。 |
4.稀有金屬材料
圍繞高端裝備制造、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國家重大工程等領域需求,重點發展精密硬質合金及深加工制品、大尺寸鎢鉬板箔材、核級鋯鉿鈹材,加快技術進步,提高產品質量,增加有效供給。
專欄9:稀有金屬精深加工發展重點
鎢鉬:超高硬度高韌性硬質合金、高端帶涂層硬質合金刀具/工模具、高性能難熔金屬粉末、鎢鉬大型復雜異型件。鋯鉿鈹:核級海綿鋯鉿及加工材、功能鋯鉿陶瓷;高性能金屬鈹材、大寬度高精度鈹銅合金帶材、鈹鋁合金。錫銻:銻系復合阻燃材料、高品質錫基合金焊粉和免清洗型軟釬膏、錫化工產品。 |
5.其他金屬功能材料
結合海洋工程、核電等高端裝備制造需求,大力發展高性能耐蝕銅合金,大口徑高耐蝕銅合金管材,低膨脹、高抗疲勞銅合金,鎳基高溫耐蝕合金,羰基鎳,羰基鎳鐵粉,鎂基儲氫材料,金納米催化劑及粉體材料等產品,滿足國內需求。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