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 受益網購電商崛起快遞業高景氣增長,2015年快遞業務量完成206億件,同比增長48%,最高日處理量超過1.6億件;快遞業務收入完成2760億元,同比增長35%。
2016年前10月快遞業務量已經超過去年
2016年1-10月份,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241.2億件,同比增長54.2%;業務收入累計完成3079.9億元,同比增長44.5%。2016年前10月的快遞量及業務收入均已超過去年。2016年全年快遞營業量有望達到300億件。
中通、申通業務增長最快
而在具體企業方面,2015年申通、圓通、韻達、順豐、中通的快遞業務量分別為25.7億單、30.3億單、21.7億單、17億單、29.5億單,業務量分別較上一年增長11.3%、62.9%、37.3%、16.4%、62.1%,業務量增長最快的是圓通和中通,增長率均在60%以上。
快遞業務流程
目前“三通一達”的運營模式基本架構分為總部、轉運中心、配送網點三層——總部負責體系搭建和規則制定,總部直營的轉運中心負責中轉和分揀,網點負責“最后一公里”配送。
一單快遞從收件到派件,經過的收件端加盟商、總部干線、派件端加盟商三步。
快遞成本構成
以圓通為例,一般普通用戶將將一件一斤以內的物品從深圳寄往廣州,寄件人需付12元。
而由于電商對快遞的議價能力高,目前平均異地快遞的收費約8元,而其中加盟商需要承擔的成本為7.6元:包括面單費用約1元、中轉網絡費用約2元、派送費1.5元、攬件快遞員的成本每件為1.6元、以及辦公室租金、管理和銷售費用單件成本約1.5元,最終加盟商的平均稅前利潤約0.5元,凈利潤約為6.3%。
而根據圓通公告,快遞各項成本中最高的是運輸成本(平均每單0.99元),其次是網點中轉費、中心操作成本(平均每單分別為0.40元、0.47元),而面單成本每單僅為0.066元。而這些都是總部需要承擔的成本。
由上可知,總部的實際收益主要來自于加盟商所繳費的費用與發生的中轉費用、面單成本等的差價,故加盟商與總部之間存在著利益博弈。但,由于總部的議價能力強,加盟商并沒有多少討價還價的余地。
因此,快遞行業雖然蓬勃發展,但快遞加盟商卻處在被電商和總部兩端“議價”的狀況。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