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全球風險投資市場都在降溫,但中國卻一枝獨秀。短短三天內,就涌現出滴滴快的、螞蟻金服和鏈家地產三筆巨額融資。
盡管創投基金盛宴正在慢慢散場,但似乎沒有人通知中國。
經歷了史無前例的科技融資繁榮時期后,世界各地的投資者都在收緊資金,但中國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卻在努力避開影響世界其他地方的不利現狀。知情人士表示,滴滴快的、螞蟻金服和鏈家地產都將以至少60億美元的估值完成最新一輪融資。據悉,僅阿里巴巴旗下的螞蟻金服就將融資逾35億美元,這將成為科技行業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輪私有市場融資。
這一系列數字都是在上周的短短三天內曝光的。在中國,像這樣的大型創業公司吸引了重要的支持者,并且獲得了高比例的融資份額,而規模較小的企業卻困境重重。在全球風險投資進入平臺期的當下,這種瘋狂的速度顯得尤為扎眼:據市場研究公司PitchBook Data測算,美國今年前三季度的風投交易數量創下過去4年來的新低。
“中國的風投市場變得非常極端。”市場研究公司清科集團分析師賈羅德·紀(Jarod Ji)說,“市面上不缺錢,但投資者的卻認為缺乏好項目,這也是滴滴等公司獲得這么多融資的原因。”
他補充道,中國排名前20%的創業公司獲得了約80%的融資。
泡沫擔憂
去年第四季度,全球風險投資交易之所以大幅下滑,是因為市場擔心科技投資行業出現泡沫。尤其是當大牌投資機構紛紛減記Snapchat和印度Flipkart等高調創業公司股權價值之際。
但咨詢公司Preqin表示,中國今年第一季度的風險投資卻增長50%,達到122億美元,較去年末的下滑有所反彈。這也推動全球第一季度的交易價值達到了340億美元,高于上一季度的270億美元。中國風險投資公司2015年融資1396億元人民幣(約合216億美元),較上一年翻了一番多。
知情人士透露,除了螞蟻金服的巨額融資外,滴滴快的也融資逾15億美元,鏈家地產融資約10億美元。
但參與投資的并不僅僅是私募資金。
政府資金
根據清科集團的數據,中國政府支持的風險投資基金在2015年融資約1.5萬億元人民幣,使之管理的資金規模在短短一年間就增長兩倍,達到2.2萬億元人民幣。這些資金都來自所謂的政府引導基金,由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扮演一定的角色。
“整個行業都坐在大量的‘干火藥’(注:指私募股權公司手中握有的待投資現金,此處不包括房地產與基礎設施基金)之上,所以我們預計交易量將會增長。”Preqin風投主管非利息·埃吉迪奧(Felice Egidio)在電子郵件中說。
由于要大舉招募司機,并在與Uber的價格戰中保持競爭力,因此滴滴快遞也在展開新一輪融資。據悉,此輪融資目標超過15億美元,高于最初計劃的10億美元。
知情人士表示,螞蟻金服也將至少融資35億美元,并獲得了國有投資者的強力支持,此輪融資將由中投公司以及中國建設銀行的一只投資基金領投。
BAT三巨頭
作為中國規模最大的三家互聯網公司,百度、阿里巴巴和騰訊也都在積極參與資本運作。
知情人士表示,鏈家地產已經吸引了騰訊和百度。倘若順利完成,該公司的估值就將達到62億美元,超過Lyft,僅次于印度在線集市Snapdeal。
然而,這場投資盛宴卻令規模較小的企業舉步維艱,因為行業高管和投資者擔心,從上門美甲到雜貨配送再到網絡金融,各行各業都會涌現出許多山寨應用,導致前景受挫。
“風險投資本身也在把資金引流到規模領先的企業,導致小企業卻無人問津。”匯豐銀行分析師Chi Tsang說,“有些投資者或許很難支撐目前的估值。”更多最新數據分析、市場分析報告、市場調研、行業分析,請訪問。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