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財政部公布前4月全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包括中央管理企業、中央部門和單位所屬企業,以及各省及計劃單列市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不含國有金融類企業)經濟運行情況。
4月份,全國國有企業營業收入、利潤同比繼續負增長。但受益于今年一季度較好的經濟數據,降幅有所收窄。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國企經營狀況下行,“加杠桿”仍在繼續。數據顯示,4月份負債總額增速,比權益增速高出8個百分點,這說明國企資產負債率走高,財務狀況進一步惡化。
有業內分析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營業收入、利潤下行表明國企正在去產能、調結構過程中,而負債增長較快,但盈利狀況并不佳,說明部分借債資源效益不佳,部分出于為去產能平穩過渡,一些在建項目資金還得跟進;部分在于“借新還舊”,屬于“被動加杠桿”。
但也有分析指出,一季度基建投資力度加大,國企在其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國企經營狀況不佳,又吸納較多信貸資源,這會導致銀行、國企雙輸的結果。
營收、利潤總額雙降
據財政部數據,1-4月,國有企業營業總收入13.5萬億元,同比下降1.7%;利潤總額6522億元,同比下降8.4%。
國企營業收入、利潤雙雙負增長的態勢,從2015年初就開始,持續至今。國資委研究中心研究員胡遲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重化工業多為國企,在經濟增長速度下行、需求減少的狀況下,國企日子比較難過。由于去產能、調結構仍在進行中,營業收入、利潤處在縮水的狀態。
不過,不同行業,利潤分化明顯。1-4月,交通、石化和醫藥等行業實現利潤同比增幅較大。石油、化工和建材等行業實現利潤同比降幅較大。煤炭、鋼鐵和有色等行業虧損。
胡遲表示,煤炭、鋼鐵、有色屬于產能過剩行業,尚在壓縮產能過程中,且這些大宗商品價格降幅較大,行業持續虧損。石油方面,由于我國相較其他一些石油開采國家成本要高,利潤降幅較大。一些新興行業,或者由于原材料價格下降、處于下游的一些行業利潤大增。
負債率上升原因復雜
從國企資產、負債情況來看,企業財務狀況進一步惡化。
財政部數據顯示,4月末,國企資產總額為123.6萬億,同比增長15.2%;負債總額81.9萬億元,同比增長18%;所有者權益合計41.7萬億元,同比增長10.1%。
其中,負債增速高出所有者權益將近8個百分點,負債與權益差距在拉大。從近幾年數據來看,大部分時候負債和所有者權益增速相當,2013年負債比權益增速高1-2個百分點;從2015年9月份開始,負債持續保持18%-19%較高的增速,而權益增速則在下行,彼此差距擴大到6-8個百分點。
這似乎與國企整體“去杠桿”的要求相違背。
胡遲指出,國企收入、利潤在下降,資產循環速度減慢,綜合表現就是資產負債率提高、財務狀態有所惡化。但從全國大的范圍來看,國企都在壓縮產能的過程中,營業收入負增長表明總體并沒有擴張。
背后的原因比較復雜。胡遲表示,有些國企還在上新的項目,有些國企雖在去產能,但需要繼續維持生產,讓調整能緩慢過渡,不至于出現“休克療法”的現象。現在國企改革強調“多兼并,少破產”,人員安置是當前國企改革中最大的問題,為了保障就業,還需要繼續維持一定量的生產,資金還需要繼續進入,雖然效率下降。
另一位跟蹤國企改革的專家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負債比權益增速高出8個百分點,說明國企仍在“加杠桿”、資產負債率在提高,在國企營收、利潤下行背景下,需要關注這方面風險。
上述專家進一步表示,國企營業收入仍在負增長,說明國企并沒有擴大規模。負債率上升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在建項目還要接續舉債,另一個原因就是“借新還舊”,以前債務窟窿比較大,資金繃得比較緊,整天避債,現在舉債規模擴大是為了減少短期償債、以及相互拖欠的風險。
海通證券(600837,股吧)副總裁李迅雷表示,今年一季度國企資產負債率達到66.3%,與2008年3月末相比,時隔八年,資產負債率整整上升了10個百分點。當前水利、環境、公共設施等投資增速較快,以及大量PPP項目,民企不跟進,但國企仍在拼命加杠桿,雖然經營業績比民企差很多。
李迅雷表示,當前“銀行-國企模式”效果令人擔憂,表現為銀行的不良率不斷上升,國企的債務率也快速增加,這是一種雙輸的模式。
另一券商固收部門分析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當前基建投資增速較快,主要是城投公司在加大投入,城投公司在拼命加杠桿。而財政部統計口徑中的“國企”未必包含城投公司,其他國企負債率上升,主要是“借新還舊”,屬于“被動加杠桿”。
調整過程仍漫長
4月份國企的數據,相較3月份有所好轉。雖然收入、利潤同比繼續下降,但降幅分別比上月收窄1.3和5.4個百分點。
光大證券首席分析師徐高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由于一季度經濟形勢有所改善,無論是對宏觀經濟增長,還是對國企利潤都有一定改善。但4月份經濟下行壓力又有所加大,國企數據的好轉是否持續,還要取決于經濟狀況。
5月1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推動中央企業“瘦身健體”提質增效,提出國企要強化成本管控,減少應收賬款,縮減庫存規模和虧損面,降低債務水平,今明兩年力爭實現降本增效1000億元以上。
胡遲表示,國企改革的進程仍比較艱難,地方國企去產能中,人員安置、社保資金支出等比較困難。國企營業收入、利潤負增長,可能還會持續一定時間。更多最新數據分析報告、行業分析報告、市場分析報告、市場調研報告、市場調查、市場調研、行業分析、調研報告請關注靈核網。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