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比特幣等虛擬貨幣受到資金追捧,其背后的區塊鏈技術也逐漸受到市場關注。日前,全球多家金融機構陸續提出將區塊鏈技術應用到金融領域,以提高金融交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不少機構判斷,未來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場景將逐步豐富。
靈核網分析指出,當前區塊鏈技術的研究尚處于探索的起步階段,相比國外的發展,國內進行金融創新和市場化應用仍有較大距離。同時,區塊鏈本身也存在風險,建議監管部門厘清法律框架,規范完善法律法規體系。
技術應用前景廣闊
所謂區塊鏈,是指通過去中心化和去信任的方式集體維護一個可靠數據庫的技術方案。通俗而言,其是一種全民參與記賬的方式,可以實現全網記錄所有發生交易信息,并做到無法篡改記錄。區塊鏈主要的優勢是無需中介參與、過程高效透明且成本很低、數據高度安全。
盡管區塊鏈技術首先應用到比特幣等虛擬貨幣的領域之中,但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發現,隨著對區塊鏈技術的重新認識,其在傳統金融領域的應用可能發揮更大的影響和作用。西班牙最大銀行桑坦德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如果2020年左右全世界的銀行內部都使用區塊鏈技術的話,每年預計能省下200億美元成本。
目前區塊鏈已在全球金融界得到廣泛重視并逐步在證券、銀行、保險、信用、審計、電子票據等領域得到一定程度應用,未來區塊鏈的應用場景將進一步豐富和多元化。
實際上,受到金融科技創新革命的影響,國內這股“區塊鏈+金融”的風潮也在加速形成。招商證券表示,日前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宣布成立區塊鏈研究小組的消息表明,權威機構加入對區塊鏈在金融領域應用的研究,有望在后期帶來強大的示范效應,并在未來建立行業統一標準,加快區塊鏈在金融行業的普及。
市場化預期待明晰
盡管在資本市場上涉及區塊鏈的概念股不斷受資金追捧,要警惕新技術開發可能存在的不確定性風險。
區塊鏈技術的安全性是否真正可靠仍存爭議。此前,全球最大眾籌項目DAO遭到攻擊事件引發了各方對虛擬貨幣安全問題以及區塊鏈存在的技術障礙產生擔憂,也令市場對區塊鏈相關主題投資的情緒受到一定影響。國泰君安認為,此次受攻擊事件盡管不會讓區塊鏈技術及其安全性優勢受到根本動搖,但其背后所涉及的相關法律問題的解決以及所采取的補救方案將成為區塊鏈產業發展的重要參考。
盡管區塊鏈在應用中有不少優勢,但仍然面臨包括信任、技術、安全性、隱私、現有技術接軌等諸多挑戰。長江證券認為,區塊鏈技術存在的問題在于,缺乏統一的技術標準和可靠的數據實踐。目前存在著多種松散的比特幣、多種貨幣形態以及以太坊、超級賬本等項目,沒有統一的標準,尚處于群雄爭霸的狀態。此外,在目前的區塊鏈技術方案下,不能保證其能夠用于現在金融系統每天上萬億美元數量級的交易,很多項目尚處于測試階段。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