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穩步提升,我國盾構機行業發展很快,尤其是最近幾年更是呈現出加速發展的態勢。這種熱情是好的,但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這樣的一個高端裝備制造領域,并不是所有的企業說干就能干的。這些年來,在市場驅動下,一些企業倉促決策上馬盾構機項目,加劇了市場的無序競爭。
根據靈核網發布顯示;目前我國盾構機市場年需求量在100~120臺左右。現在盾構機行業內有些規模的企業就有20家左右,企業產能大致在每年10~40臺這樣的水平,那么行業年產能至少在200臺以上。數據已經說明,供給能力已經遠超市場需求量,低價競爭不可難免。
國產盾構機企業應根據我國自身的特點,找準本土化產品定位,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我國大約有85%的盾構掘進機依賴進口,歐洲和日本等公司的地盾構機在中國的盾構掘進機市場上占主導地位。其中,以產量1670臺居世界首位的三菱重工、占據歐洲大半市場份額的海瑞克、以及擁有多個品牌的德國維爾特的表現最為搶眼,光德國的海瑞克就占據國內盾構機市場的70%以上。除了外資品牌,國內除隧道股份還有二重、上重、大重、沈重和首鋼等企業,獨立進行盾構機的生產或與德國海瑞克、維爾特、美國羅賓斯等外資合資、合作生產。為盡快改變這種被動局面,國家出臺了重點扶持振興盾構機國產化的相關政策,盾構機國產化終于開始“起跑”。
近年來,我國地鐵、水利工程、過江隧道等眾多工程紛紛上馬,國內各重型機械制造企業紛紛通過與國外盾構機制造商合作、合資或自主研發及并購國外公司,開始進入盾構機制造領域,中國制造的盾構機產品開始在市場上顯現。目前,國內已有近30家企業進入盾構機行業,打破了國外盾構機獨占市場的局面。有些企業已可單獨承接項目,具有自主開發、設計、制造、成套以及施工的能力和水平,正逐步實現自主化、本土化、產業化、市場化。
但是,盾構機關鍵部件技術一直被少數幾家企業高度壟斷,而國內眾多地方企業與國外企業合作,實際上成為承擔配件制造和組裝的代工車間。由于盾構機的“定制化”特點,其制造需要根據不同的地質條件,對盾構機進行不一樣的配置,而且自動化、智能化程度非常高,這些核心技術都牢牢掌握在外資企業手里。
靈核網作為多年市場調查的市場研究機構,長期涉足競爭對手市場信息的監測和調查研究,建立全方位的市場信息收集網絡,搭建國內最完善的數據信息平臺。為企業提供大數據和互聯網+時代的信息化一站式服務。更多關于盾構機市場調查的需求,請直接進入了解。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