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兒童藥供給不足的情況越來越嚴重,兒童用藥問題得到國家、社會、生產企業和消費者家長的重視。國家出臺了眾多政策用以扶持兒童藥的研發和生產。
1.國務院:2011年開始國務院就開始關注兒童用藥問題。中國每10年會更新一次《中國兒童發展綱要》。在2011年國務院又進行了更新,和上一個10年相比,現在國家在兒藥上有更高的要求,將會在兒童藥發展上投入更多的經費,覆蓋各個領域,包括保健服務、健康指導、食品安全和心里輔導等。但是政策從出臺到落地也是需要過程。
2.部委聯動:2014年和兒童藥相關的6個部委,聯合發布了《保障兒童醫藥的若干意見》。其中包括加速申報審批和設立專門通道等,在價格制定上規定了更寬松的比價體系,在保險上也有出臺了相應政策。在最新版520基藥目錄中,2012年版在2006年版的基礎上增加了多個兒童品種,其中中藥增加了8-9個。
藥監局在2013年出臺政策鼓勵仿制兒童藥專用劑量的研發。衛計委著手設立專業委員會來編制基本目錄。某些省已經推出了省層面上的基本目錄,包括200多個品種。在招標采購上,婦兒藥可以和急救藥、低價藥享受同等待遇,直接掛網進行采購。在醫保覆蓋范圍上,兒童化藥增加了58個,中藥增加了45個。
3.各個地方:各個省份也在積極響應國家的政策。例如比較積極的省份有湖北、江西、廣東和湖南等。出臺相關扶持兒童藥發展的政策,例如鼓勵兼并重組,給予資金支持和在報銷目錄上給予傾斜。
4.最新政策:5月18日六部委又聯合出臺了政策。其中許多項都是對以前內容的細化和重申,但有一個細節值得關注,本次政策要求中醫醫院必須要設兒科,而且兒科醫院必須要設中醫科。這個政策對生產中醫藥型的兒童藥企業是一個利好政策。
4、兒童藥政策持續落地,但并不是一步到位,需要一定時間周期。
短期可能看不到政策對業績的促進作用,但是從中長期(3-5年)來看,隨著環境越來越好,對企業肯定會有促進作用。
靈核網作為多年市場調查的市場研究機構,長期涉足競爭對手市場信息的監測和調查研究,建立全方位的市場信息收集網絡,搭建國內最完善的數據信息平臺。為企業提供大數據和互聯網+時代的信息化一站式服務。
更多競爭對手及市場調查的需求,請直接進入詳細了解。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