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過戶總量破1000萬,實際增速減緩轉化多
根據靈核網統計分析,2016年全國二手車交易過戶量1068萬臺,實際測算每臺流通二手車交易過程中重復過戶平均是1.48次,相對于2015年有所減少,二手車流轉速度明顯加快。如果按照VIN獨立對應車型計算,2016年全年二手車交易量相比2015年僅增長了2.24%。
但是在實際二手車交易過程中,交易轉化比較多,所以單純的二手車VIN核準的交易量并不代表完全的市場活躍。根據初步統計數據分析,2016年庫存新車、平行進口車、租賃公司未上牌車輛等特殊渠道“二手車”大量進入二手車市場,總量數字不少于60萬臺;由于環保限遷影響和部分地區加強報廢補貼政策,本應進入交易過程中的二手車提前進入報廢。
因此2016年按照市場存量的理論測算,中國二手車獨立VIN對應的交易車輛應該是900萬輛左右,按照過戶交易量應該是1330萬臺的規模,所以2016年中國二手車交易總量增速減緩的最大影響是政府相關政策,而實際交易過程本身發展處于高速增長期。
但是實際交易數據并沒有達到預期,主要原因就是限購限遷的政策導致了二手車整體流通不順暢,新車整體市場結構變化等多方面原因累計,預計這一情況還將持續影響中國二手車行業的整體流通和發展。
二、全國省市“沿海熱內陸冷中不通”遇尷尬
全國各省市二手車交易量排名數據中,整體呈現沿海省市普遍熱度高持續增長,內陸省市交易活躍度降低甚至出現負增長,重點流通的中間區域省市無法打通環節的尷尬局面,限購限遷造成了明顯的二手車交易“孤島”現象。
排名前十的省市分析:
排名第一的浙江省統計交易量超過120萬輛,但是實際該省市內存在大量重復數據和“水分數據”;
廣東省排名第二,交易量56.4萬輛,同比2015年減少3%,廣東省環保限制政策的幾經周折嚴重影響了廣東省二手車交易;
江蘇省排名第三,交易量達到51.2萬輛,同比2015年增長7.8%,整體交易增速相比前幾年有明顯下降;
山東省排名第四,全省二手車交易量由2015年的52.76萬輛下降到2016年的46.21萬輛,減少了12.5%,降幅明顯;
福建省排名第五,2016年全省二手車交易量達到39萬輛,同比2015年增長10.8%,增速明顯。
河北省排名第六,2016年全年交易輛為30.22萬輛,同比下降12%,交易低迷持續;
排名第七的是遼寧省,2016年全年交易量為29.96萬輛,同比2015年下降6.4%,二手車遷入明顯減少;
四川省排名第八,2016年全省交易量為28.52萬輛,同比2015年下降12.1%;
排名第九為河南省,全年交易量26.17萬輛,同比2015年減少14.2%;
第十名為上海市,全年交易量為24.78萬輛,同比增加5.3%。
北京市首次交易量排名跌出前十名,位列第十一,全年交易量24.58萬輛,同比2015年減少8.6%。
在全國各省市二手車交易均價排名中,浙江省二手車平均成交均價最高,達到16.29萬元,其次是河南省,達到16.2萬元,排名第三是北京,平均成交價格為16.03萬元;平均成交價格最低的是內蒙古地區,成交均價僅為8.32萬元,其余成交均價10萬元以下的還有山東、河北、陜西、黑龍江、甘肅地區。
三、重點城市出現移位,區域孤島效應明顯
全國二手車交易重點城市變化比較大,區域孤島效應明顯,各城市之間的聯動效應明顯減少,區域之間的流通減緩,整體發展趨勢由超大和一線城市占比逐漸開始轉向二三線甚至更下級城市發展。
寧波排名第一,單一城市交易量達到71.68萬輛,但是由于該城市重復交易等因素,所以實際交易量并沒有這么多。據分析,2016年寧波二手車實際交易數據應該在22.5萬臺左右,位列全國第四左右。但是由于寧波地區二手車交易混亂,未來將面臨行業整頓。
上海排名第二,2016年交易量達到24.77萬輛,同比2015年增長5.2%,在傳統二手車交易重點城市中屬于少數增長城市,主要得益于上海本地二手車交易環境相對良好,交易形態多樣化,上海已經成為全國高端二手車的相對集中品牌影響力區域。
北京排名第三,交易量由2015年26.89萬輛下降到2016年的24.58萬輛,降幅達到9.1%,十年來首次出現年度交易量負增長。北京地區是最明顯的政策影響區域,老舊車難以流通強制報廢,新車競爭激烈降價迅猛搶客戶,此外再加上知名二手車電商的總部幾乎都在北京,所以傳統二手車經營模式正在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北京將率先出現行業洗牌期。
排名第四的成都,2016年二手車交易量17.69萬輛,同比2015年下降7.8%,西南地區的二手車交易排頭兵城市也出現了明顯的交易下降,相對重慶也出現了小幅下滑,整體西南地區交易量減緩趨勢出現。
排名5-10的城市依次是武漢、廈門、蘇州、鄭州、西安、重慶,城市交易量在12-14萬輛的交易水平;排名11-15的城市依次是溫州、福州、沈陽、東莞、深圳,城市交易量為10-12萬輛;排名16-20的城市有長沙、南京、金華、大連、哈爾濱,這些城市全年二手車交易量為9-10萬輛之間。
根據統計數據分析,2016年全國交易量排名前20名的重點城市交易量總和占到全國交易量總和的44.68%,而2015年之前的綜合占比都在50%以上,這樣看來中國二手車交易活躍度正在出現快速轉化的趨勢,重點和一線城市的交易占比正在減少,全國各個城市的二手車交易水平逐漸同步。
排名前20名熱點交易城市二手車交易成交均價超過10萬元,其中寧波最高達到16.89萬元(不排除較大的虛假水分),深圳第二為16.4萬元,北京第三為16.03萬元,重點城市二手車交易均價普遍明顯上漲。
四、車齡年輕比例高,十年老車淘汰快
由于各種政策的累加,全國二手車交易的平均車齡“年輕化”,自2011年開始就明顯出現,但是2016年這一趨勢更加明顯。
1年以內二手車占比3.74%,1-2年二手車交易占比達到11.39%,2-3年二手車交易占比達到12.38%,3年內二手車交易總體占比為27.51%,同比2015年占比小幅提升。
3-4年二手車交易占比13.18%,為交易量占比最高的區域,4-5年二手車交易占比為12.09%,5-6年二手車交易占比為11.2%,3-6年二手車交易總體占比為36.47%,為交易量最集中的占比區域。
按照上述總體數據,6年內二手車交易占比達到63.98%,6-8年二手車交易占比為23.46%,8年以上二手車交易占比僅剩12.56%。交易年輕化明顯提升。
如果按照目前國內環保限遷的數據進行排列分析,基本排布數據是:
國五排放標準占比:19.26%,國四排放標準占比:68.18%,國三排放標準占比:9.16%,國二排放標準及以下占比:3.42%。
預計2017年隨著全國各地城市針對于二手車進入的“地方政策”和車輛自然延續,3年車齡二手車進入到交易主要高峰期(2013年下半年大部分一線城市開始實現新車上牌國五排放標準),國五排放標準車輛占比將繼續提高,國四排放標準中2008-2010年的早期國四車型將逐步減少,2008年之前國三排放標準車輛按照現有政策和特點預計全年交易占比進一步下滑,總體占比將跌入10%以內,甚至2006年之前國二及以下排放標準車型將強制進入到報廢,未來將消失可能。
五、成交均價波動大,二手車逐漸高端化
5萬元以下二手車,市場總量占比33.23%,交易總量同比2015年減少13.4%,平均成交價格為3.06萬元,同比2015年平均成交價格上漲1.67%,中低端二手車由于新車的擠壓和環保老舊車提前淘汰,市場存量正在明顯的減少,合資產品占比逐漸下降,價格持續小幅上漲;
5-10萬元二手車,市場總量占比30.17%,交易總量同比2015年增加4.6%,平均成交價格為7.36萬元,同比2015年平均成交價格上漲2.36%,這一價格空間國產自主品牌新車和合資品牌二手車存在博弈,目前競爭態勢比較激烈;
10-20萬元二手車,市場總量占比22.5%,交易總量同比2015年增加20.11%,平均成交價格為14.1萬元,同比2015年平均成交價格下降11.1%,降幅明顯,主要新車20-30萬元車型提前進入二手車升級交易,此外受到新車20-30萬元新車降價的波及影響比較明顯;
20-30萬元二手車,市場總量占比6.67%,交易總量同比2015年增加20.34%,平均成交價格為24.99萬元,同比2015年平均成交價格上漲0.89%,交易量增長明顯,市場大量30-50萬元二手車甚至是50-100萬元二手車提前進入交易環節造成;
30-50萬元二手車,市場總量占比5.1%,交易總量同比2015年增加23.57%,平均成交價格為37.38萬元,同比2015年平均成交價格下降2.3%,售價50-100萬元新車明顯的價格波動和換款變化導致了大量這類車輛提前進入到交易環節,豐富了產品選擇,供大于求造成總量提升價格下降趨勢;
50-100萬元二手車,市場總量占比1.99%,交易總量同比2015年增加10.26%,平均成交價格為66.53萬元,同比2015年平均成交價格下降0.7%,市場庫存量增加,但是周轉率下降,單車利潤率下降,這類二手車目前處境比較矛盾;
100-200萬元二手車,市場總量占比0.26%,交易總量同比2015年減少6.1%,平均成交價格為133.77萬元,同比2015年平均成交價格下降1.8%,量價雙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市場活躍度不足,競爭激烈導致,獨立品牌二手車經營者大量開始出現,這類車輛搶奪激烈,同時政策導致價格波動性和金融風險等,因此100-200萬元二手車成為了2016年諸多從業者的“滑鐵盧”;
200萬元以上二手車,市場總量占比0.08%,交易總量同比2015年下降20%,平均成交價格為320.35萬元,同比2015年平均成交價格上漲15.06%,超豪華二手車2016年競爭十分激烈,其實市場需求并沒有明顯增長,但是新增從業者對于這類車輛的“門面”要求造成資源非理性搶奪,導致這類二手車實際成本后利潤倒掛現象嚴重,屬于特別特殊的發展期問題;
全國二手車高端化趨勢明顯,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二手車入門級別已經貼近BBA品牌,未來全國逐步升級,自主品牌新車和合資品牌二手車將在2017年出現博弈。
六、德系日系優勢依舊,租賃影響不可忽略
2016年中國二手車交易品牌車型分類中,整體變化依舊是高端化趨勢,主流品牌為主,但是具體品牌車型有一定的差別。
大眾品牌成交量第一,達到89.48萬輛,同比2015年下降1.2%,市場總體占比12.42%,其中桑塔納、捷達、寶來、POLO等老舊車型逐漸淡出交易主流,新增大眾品牌中途安、途觀、高爾夫,進口甲殼蟲、尚酷等趨勢明顯,市場影響力有所下降;
豐田品牌位居第二,全年交易量達到42.86萬臺,同比2015年上漲2.8%,老款車型的花冠、皇冠等交易占比明顯減少,卡羅拉、凱美瑞、漢蘭達成為豐田的主力三強;
本田系列表現穩定,連續多年排名第三,全年二手車交易量為40.77萬輛,同比2015年上漲3.45%,成交車型變化出現,雅閣的主流地位被動搖,同時奧德賽和艾力紳MPV趕上市場需求熱點,市場表現非常好,不過本田后續二手車交易存量可能出現隱患,未來會有下滑的可能。
別克品牌排名第四,全年成交量40.11萬輛,同比2015年上漲13.9%,交易量增長明顯,然而這對于新車銷售來說并不是好事,大量的別克品牌二手車提前進入到二手車交易中側面證明了用戶對于品牌忠誠度的下降和品牌轉化的隱患,別克品牌升級為凱迪拉克的集團升級應該重視。
現代品牌二手車交易量排名第五,全年交易量達到36.3萬輛,同比2015年上漲3.7%,整體交易車型主要是中低端車型和老舊車型收尾,廠家新車庫存銷售也影響了現代品牌二手車的存量消耗。
寶馬品牌二手車交易量排名第六,首次超越奧迪,2016年共交易32.97萬輛,同比2015年上漲25.36%,上漲數量非常明顯。預計2017年寶馬的二手車表現還將繼續提升,不過新車的市場敗退不可避免的被奔馳擠壓。
排名第七的是奧迪品牌,全年交易量達到30.86萬臺,同比2015年上漲9.2%,二手車市場全國表現明顯提升,市場存量和交易活躍度都比較明顯的反映新車的變化,成交率上升,用價格換市場的代價明顯,奧迪的公務用車市場減少刺激了該品牌二手車的“自我救贖”。
日產品牌二手車交易量排名第八,全年交易量達到28.54萬輛,同比2015年下降1.7%,日產系列相對穩定的車型在所有細分市場排名雖然不一定是前三,但是整體平均能力較強,所有車型交易量和保值率都是中規中矩,穩定性較好,預計2017年變化不大,新增車型市場表現一般,二手車市場存量穩定。
雪佛蘭系列排名第九,全年成交量28.02萬輛,同比2015年上漲5.9%,其中賽歐車型貢獻率下降,老款景程逐漸減少,克魯茲是目前助理,此外邁銳寶等近幾年新增車型二手車市場表現不俗,未來新車存量逐步釋放,有望繼續增長,但是新車價格穩定性一般,保值率表現一般。
排名第十是福特品牌,2016年全年成交量25.5萬輛,擠掉奇瑞23.3萬輛,進入前十名,福特系列二手車主要是福克斯表現搶眼一枝獨秀,其他車型如嘉年華、蒙迪歐等表現一般,保值率堪憂,全部車型影響力不足。
2016年二手車品牌排名數據中,排名前十的品牌中寶馬、奧迪的增長也側面印證了二手車整體的高端化趨勢,前十名品牌交易總量達到市場總量的54.87%,但是相比2015年有所下降,市場的品牌集中度下降,二手車交易品牌進一步分散,這也說明新車市場的分化影響到了二手車品牌的變化。
預計未來幾年自主品牌的良好表現就將延續到二手車交易環節中,屆時才將真正考驗哪些車才是“日久見人心,路遙知馬力”的好車,2017年品牌變化預計德系日系依舊保持穩定,美系小幅增長可能,韓系有發展隱患,法系基本排除主流表現,自主品牌仍有一定機會,BBA三強同時上榜指日可待。
七、凱越老有所依很頑強,高端寶馬奧迪越增強
上海通用別克凱越系列依舊排名單一車型第一,車型歷史長,交易總量大,但是成交價格逐步下降趨勢;本田雅閣系列老舊車加快淘汰,由于雅閣9代以后銷售量表現平平,預計日后交易量逐步減少可能;福特福克斯主要是年輕用戶的換手率高,未來思域、卡羅拉等車型競爭將逐步減弱福克斯的二手車交易量;雪佛蘭克魯茲情況與福克斯類似,同時保值率表現更一般,短車齡交易量大對于品牌未必是好事;
捷達系列的工具車作用明顯,尤其是新款車在租賃市場的大批量進出,預計表現會持續穩定;豐田凱美瑞在專車市場需求前三名,尤其是經典版和新款低配車型,二手車保值率高;朗逸和寶馬系列一直表現穩定,成為兩個大眾的主力家用入門級別二手車;寶馬5系和奧迪A6L系列是高端二手車入門級別,同時由于新車價格下降,這類二手車的高端化象征正在減弱,未來交易將更加明顯的增長,原有車主轉化為新奔馳產品的可能性增加,壓力較大。
具體細分車型款型中,現代品牌3款,寶馬品牌2款,別克品牌4款,大眾品牌4款;奧迪品牌2款,日產品牌1款,豐田品牌1款,保時捷品牌1款,比亞迪品牌1款,五菱品牌1款。在暢銷的交易量排名細分車型中不排除租賃市場帶動的交易車型,如別克凱越、現代伊蘭特、明圖,大眾捷達等車型,家用穩定需求的主要是五菱之光、比亞迪F0等,其他存量較大的車型主要是奧迪、寶馬、保時捷、豐田等品牌。
預計2017年細分車型月度波動性較大,受影響集中在租賃公司、廠家庫存等非正常性影響,由于新車銷售壓力大,這類車輛短期沖擊二手車市場的可能性非常大,并且普遍存在,因此從業者和消費者都應該注意。
八、SUV熱度不減,白色超越黑色躍居第一
普通轎車系列變化不大,三廂轎車全國流通仍舊是主流,兩廂車在一線城市相對表現比二三線城市要好,這也與用車觀念有關;SUV整體表現占比明顯提升,尤其是緊湊型SUV在2016年表現搶眼,新車舊車雙增長,此外MPV市場交易占比也小幅提升,市場供需旺盛,未來市場潛力巨大,其他車型變化相對穩定。
二手車交易顏色占比中,白色首次超越黑色成為全國二手車交易中顏色最多的車型,這也與二手車家用性質,以及高端車私家化趨勢有關,如寶馬白色普遍,奔馳白色比例增加、奧迪也逐漸在A5、A7等個性化車型推出白色主打,中端以下家用車白色比例更是增加,所以二手車使用趨勢變化出現。在實際購買中,金色、銀色并不作為主要推薦,這兩類車輛噴漆色差容易出現,影響實用美觀度,同時這兩種顏色并不是主流車型顏色,未來保值率表現一般。
九、合資產品優勢依舊,中介方式絕對主流
根據2016年全年中國二手車交易總量分析,合資車型仍舊是主流車源,占比64.75%,相比去年小幅下降,進口車型占比12.8%,相比去年基本持平,自主品牌占比達到22.45%,相比去年有小幅上漲趨勢,未來較長一段時間中國二手車交易車型中仍舊是合資產品為主流。新車市場中目前超過40%的自主品牌車型預計在4年后開始大批量進入到二手車交易環節,預計2020年開始自主品牌二手車交易占比將出現顛覆性變化可能,近幾年逐步轉化不會有較大波動,畢竟合資品牌車型存量大。
2016年全國二手車交易數據分析,中間商存在的商業模式依舊是市場主流模式,未來這一市場將隨著汽車價值的變化和消費者對服務的需求變化而改變,平臺化服務有機會但是成本消耗和服務難度較高,中介轉化效率和服務質量相對仍是主流商業模式。
2017年二手車經營建議
1、二手車流通的政策環境、限購限遷以及稅務等將進一步影響產品流通,建議從業者加大對政策的關注和經營策略的及時調整,順勢而為,借勢而上。
2、全國二手車省市之間的互動經營壁壘依舊存在,因此北上廣和一線城市的二手車從業者跨區經營會是一個很好的發展機會。
3、國四二手車的流通將逐漸升級到國五二手車,因此2013年10月開始生產的國五二手車將成為流通車輛的新分水嶺,預計2010年之前的二手車將進一步受到擠壓,提前進入交易或者報廢環節。
4、二手車中高端化發展趨勢明顯,目前兩端二手車投資回報率并不理想,10-30萬元價位二手車相對可能更加穩定,而低端環保影響,新車不貴舊車不便宜,用戶轉化率低,超高端二手車風險高利潤低,建議謹慎選擇經營定位。
5、由于新車壓力大,新舊車之間的競爭開始出現交叉,建議從業者盡快從傳統的差價盈利模式轉化為服務盈利模式,減少對于差價的依賴,通過服務增值獲利。
6、SUV、MPV逐漸成為熱銷車型,德系日系依舊是主力產品,經營選擇中注意個性化產品的銷售周期和周期內成本攤銷,盡量實現薄利多銷的方式。
7、主流交易模式仍舊是B端服務商為平臺,傳統二手車商如何使用好互聯網工具提升自己,電商平臺如何接地氣服務好合作伙伴,雙方互助支持才是正常的商業模式。
8、目前二手車行業已經失去了大而全的商業平臺發展機遇,建議企業采取小而美的方式,采取優質環節合作的方法,實現整合快速發展,環節提高優勢。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