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貸平臺與基金、資產管理公司合作,向后者轉讓不良債權是通常的做法。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資產管理公司回購折扣過低是讓部分P2P平臺望而卻步的主要原因。本報記者了解到,P2P一直在探索不良資產處置的渠道,方式不一而足。
不良處置路徑
一般而言,P2P都會以自有資金,或提取一定比例借款資金,或由合作擔保公司根據在保業務提交一定比例的保證金等作為風險保證金。當出現逾期或壞賬時,平臺首先以這筆風險保證金向投資人提供墊付。
對于有抵質押物的債權,平臺會繼續對抵質押資產進行處置,有時要通過司法程序。考慮到追償所要消耗的時間、精力,平臺也會把債權打包賣給資產管理公司或催收公司。
在6月10日的發布會上,短融網CEO王坤解釋,債權劣后基金是由平臺及股東幾方出資,存放在專門的銀行托管賬戶中,與自有資金相隔離,隨時可以向投資人公開余額及使用明細,也會對每一筆墊付進行公示。
他表示,保障基金設計主要考慮到資產處置需要一定的時間。以房屋抵押貸為例,雖然壞賬率比較低,但可能要經歷1~2年左右的訴訟期,這期間也在消耗資金成本。但同時,房屋在一年半到兩年處置期后仍可以保證百分之十幾到二十的收益,一輛車的平均利潤率大概在10%左右。不良債權處置有盈利點,基金也相應地會產生收益,從而降低平臺的運營成本。
與之類似的,P2P平臺積木盒子在4月份也曾推出名為“穹頂計劃”的逾期債權收購儲備資金,不同之處在于直接引入第三方資金。
積木盒子風險控制副總裁謝群在6月11日向本報記者回復表示,目前已有一家擅長處置資產回收業務的公司對接到此計劃中,并且有數家其他公司在商談中。由于該計劃成立只有2個月,尚未發生逾期和收購。
“由于P2P到期兌付的敏感性,我們希望能在還款發生逾期時最短時間內啟動債權收購程序,沒有其他形式比置放1個億現金更能對收購行為有所保證了。”謝群解釋,不論是專業基金還是資產管理公司,都要為收購資產支付相應的對價。為確保對價支付能有足夠的流動性來支持,平臺要求合作機構放置現金作為儲備金。
除上述兩者之外,也有直接對接資產管理公司的案例。3月時金馬甲旗下平臺金寶會的項目出現因借款企業股權紛爭,現金流短缺而無法按期兌付,最后是由一家央企背景的資產管理公司為借款企業提供了債務重組,從投資人手中接過債權。
金馬甲總裁樊東平在5月份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曾回應,一來國資背景下財務制度比較嚴格,二來平臺的工商登記中又不含資產管理等相關業務,如果利用自有資金接手債權有很多限制。另外債權處置如果有盈利,還涉及交稅等問題。這時基金或資產管理公司在決策程序,以及稅率等方面就體現了優勢。
處置難在哪
“投資人剛兌的思維非常嚴重,要做這個業務就必須接受這個現狀,必須有風險撥備,保證出現問題時可以先把投資人安撫住。”在上述采訪中,樊東平曾這樣表示。
而風險準備金與對接資產管理公司孰優孰劣,似乎并不能簡單判斷。
網貸天眼CEO田維贏認為,類似于債權回購基金或風險保障金需要有相應的信息披露機制與監督機制,否則可能會成為虛假或夸張宣傳;P2P平臺與第三方合作相對常見,一般情況下都是打折處理的,不良債權的收益還得看資產本身的質量。
王坤向本報記者透露,之所以沒有直接對接資產管理公司,主要因為后者要的折扣比較低。他舉例,現在資產管理公司的報價有7折或7.5折,逾期時間越長,債權折價越低,但目前平臺“資產質量不至于到這種程度”。另外,如果承諾給投資人100%的保障,那平臺就只能自己補足剩余30%左右的部分。
但他也表示希望資產管理公司可以提供支持,不排除在適當的時機開展合作。
對此,謝群卻認為,如果單是接受事后的不良資產,打6-7折不算過分。作為對比,銀監會對違約后的損失率建議是在40%。但具體到“穹頂計劃”,他表示目前對不良資產并無折價的打算。“我們的歷史平均違約率較低,所以整體預期損失率也相應較低。合作方愿意承受這樣的風險,他們的整體投資也將獲得相應的回報。”他說。
“互聯網金融行業的政策導向、發展時間、整體業務水平都使得平臺無法在處置壞賬的能力和渠道上與傳統的資產管理公司相比,只能更多依靠后者來管理。”理財范CEO申磊表示,業內處置壞賬的方式還是以與資產管理公司的合作為主。這對平臺的渠道控制水平要求很高。
“未來平臺想要形成一個完整的風險處置閉環,擺脫輕資產受制于人的困擾,可能選擇收購或自建資產管理公司。”他說。
樊東平也曾透露,金馬甲正在考慮控股一家資產管理公司或基金公司,在可能出現問題時作為緩沖機制。
而除了資本布局,P2P不良資產處置還有很多嘗試。
6月10日,網貸天眼上線“天眼云”平臺,宣布陸續上線包括資產交易在內的多項服務。田維贏在11日向本報記者回應表示,天眼云將作為一個交易平臺,P2P公司可以在上面發布自己的不良資產,交由天眼云對接的資產公司、律所、個人,甚至其他P2P平臺收購。此外還將上線有償眾包催收的服務。
位于上海的P2P平臺信而富開發了基于大數據的“智能催收系統”。信而富首席風險官呂宇良解釋,一個人在互聯網上會留有非常多的軌跡,包括社交數據等信息都可成為鎖定失聯借款人的重要方式。借用搜索技術對這些數據進行提取和分析,將能更好地對客戶進行定位。
他表示,利用客戶在貸款審核階段通過互聯網、線下外訪、第三方數據合作商等渠道采集到的信息,以及貸后管理階段客戶的行為表現、催收歷史、互聯網痕跡,“智能催收系統”可以將逾期客戶分成不同的風險等級,為每個風險等級制定針對性催收策略,在特定時間、地點,運用短信、電話、直催等多種方法催收。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