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全球最大的億揚能源潞安集團高河煤礦乏風氧化利用發電項目舉行了竣工投運儀式。該項目不但填補了煤礦乏風氧化利用領域的技術空白,還為國家節能減排任務的實現貢獻了力量。面對這樣具有巨大社會效益的領域,國家應該給予必要的關注和支持,以促進乏風氧化的蓬勃發展。
據悉,該項目總投資3.8億,可以消減煤礦乏風中巨量的碳排放,每年可處理乏風達94億立方米,減排量達140萬噸二氧化碳當量。同時利用氧化發熱發電,裝機容量30WM,每年可持續穩定地供電約2億千瓦時。
節能減排大勢所趨億揚能源快步先行
當前,我國正面臨能源結構轉型,低碳、綠色發展是大勢所趨。而每年,我國煤礦排空的乏風中甲烷當量相當于西氣東輸的天然氣甲烷當量的兩倍。同時,甲烷是一種重要的溫室氣體,它的溫室效應是二氧化碳的25倍,每利用1億立方米煤礦瓦斯相當于減排二氧化碳177萬噸。
大力推進煤礦瓦斯和乏風的開發利用,將有利于優化能源結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幅度降低煤礦溫室氣體的排放。
正是在這樣的契機下,億揚能源與潞安集團達成合作,促成了高河煤礦乏風氧化利用發電項目。億揚能源因時就勢,憑借強大的技術實力開發了乏風氧化領域的多項技術專利,并克服了低濃度瓦斯的安全輸送、瓦斯濃度與流量的穩定控制等多個工程技術難題。原來基本排空的乏風及低濃度瓦斯被“變廢為寶”,煤礦極低濃度瓦斯利用出現了一條新途徑。
乏風利用尚有阻礙行業發展亟需支持
億揚能源在該項目中的技術創新不僅可以實現能源的有效利用,增強了煤炭生產過程中的安全系數,更重要的是它促進了國家節能減排的步伐。然而還應該看到,在潛力無限的前景下,乏風氧化利用的持續發展也遭遇了諸多困難。
乏風利用項目相較于一般煤層氣發電項目,其投資較大,建設周期更長,還面臨著地下瓦斯抽采及乏風濃度等多種不確定性因素影響,這給項目的全面落實增加了不少困難。
反觀目前乏風氧化發電的上網電價,依舊是根據煤層氣發電的補貼電價來定,這無疑又增加了乏風氧化發電項目的投資風險,阻礙了該技術的持續推廣。
對此,政府部門如果能盡快出臺相關政策予以補貼和支持,鼓勵并促進優秀企業持續參與,乏風氧化利用將大有可為,屆時國家節能減排任務的順利完成將有更多保障。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