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9年開始的“雙十一”已經成為一個雷打不動的節日。
對零售業界來說,全渠道已是大勢所趨。
用海爾電商的首席市場官曾慶俐的話來說,“這個過程中最核心的是整個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現在已經進入到第二代,第一代的技術革命,大家都在做流量變現,現在到了第二代,可以往兩個方面去發展:往上是大數據,往下是虛實融合的情景。”
在即將到來的阿里2015雙十一,“虛實融合”的場景化銷售將是全球化以外的另一個關鍵詞。在這場預設的“萬店同慶”的大party中,過去守在電腦、手機前的部分消費者將被帶到線下。阿里向鈦媒體透露的與其合作的實體商家名單里,多是深耕線下多年的品牌,像上海家化就有上萬家店面會參與其中,旗下的佰草集門店還可以給消費者提供皮膚測試;蘇阿聯手后(可以回顧鈦媒體關于阿里蘇寧聯姻的報道),蘇寧將首次正式參與到雙十一大促,其線下所有店面將概莫能外地要參與線上互動。
此外,還有像周黑鴨、瑪氏中國、雅詩蘭黛、途虎養車、索菲亞家居以及北汽、首旅這樣的傳統企業,他們多是往年雙十一某個類目的銷售冠軍,身上標有“大賣家”的光環。但是今年,他們不約而同地表示,與雙十一帶去的銷量暴增相比,他們更看中阿里這樣的第三方電商力量給傳統企業帶去的“互聯網轉型”。
北汽自2003年就在天貓上開了旗艦店,2013年成為汽車類目的雙十一冠軍,在那一年,北汽在天貓上賣出1600臺車,2014年達到2300多臺,他告訴記者:“互聯網確實帶動了汽車類產品的消費方式、媒體接觸方式以及后續服務方式的變化,但我們不希望成為焰火晚會,而更希望通過這個渠道來改造我們的系統,因為汽車是非常重資產和傳統的產業,從前期的規劃到設計到銷售服務、保險、金融,價值鏈非常的長,這樣的長和重資產的行業,由互聯網來改造增強與服務的體現這是我們的目的。”
與品牌商的訴求略有錯位,今年阿里巴巴的雙十一將帶動品牌走向全渠道。據阿里巴巴中國零售事業群總裁張建鋒介紹:“通過‘萬店同慶’,數字經濟和實體商業將在雙11其間充分融合,傳統商業將走向全渠道的用戶管理,產生全渠道的銷售機會,為消費者提供全渠道的服務。”
又到買買買的“雙十一”,阿里為什么要玩全渠道,互聯網的一些事
據了解,依托阿里巴巴技術部門所提供的品牌全渠道“奇門ERP-POS鏈路”,消費者在天貓下單后,該訂單可迅速指派到距離消費者最近的商家實體店,并呼叫菜鳥物流合作伙伴上門攬件,最快可實現從下單到簽收2個小時完成。
這種形態在去年就已有所實踐。2014年雙十一期間,銀泰全國49家門店首次嘗試和天貓全渠道會員體系打通,通過線下掃碼的方式,與線上同步進行優惠補貼,同時消費者線上下單也可實現線下取貨。
線上線下融合的嘗試,也給賣家帶去備貨、倉儲方式的改變。在傳統的電商時代,要備戰雙11,先準備數以億計的貨品,比如說優衣庫要做5億的銷售額,所有商品要發自同一個倉庫,這對傳統的門店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