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是個熱的話題,基于它寬闊的市場潛力,吸引了業內業外人士的關注。“廚電智能化的核心,應該是以用戶為中心,而不是為了迎合風頭和趨勢,為了智能而智能,只有更關注人們需求的智能化產品,才能在市場上獲得共識,形成企業和消費的雙重共贏,打破當前智能家電外冷內熱的局面。”
在廚電領域,關于智能廚電產品的研究一直沒有間斷過,不過,從實際情況來看,依舊呈現出“叫好不叫座”的局面,廚電智能化的實現仍需時日。
最近一年多來,從方太、老板,到海爾、美的、西門子,相繼推出各自的智能廚電產品,全面打響了廚電產業的智能轉型戰役。
智能化應聚焦產品本質功能
隨著廚電智能化轉型的不斷落地和深入,越來越多的傳統廚電企業逐步認識到,通信技術、傳感技術、操控技術、顯示技術等技術的進步,只是為智能家居奠定了技術層面的基礎;被廣為關注的“互聯網+”也更應作為智能廚電的一種技術而采用,更好地滿足人們在信息分享層面的需要。最終真正能夠把握產業拐點和轉型風口、引領消費需求的決定性因素,還是在于企業對技術創新及產品升級的把握和引領能力。而對于產品和技術的把控能力,以及對于市場和消費的滿足能力,是對于行業具有引領作用的傳統廚電企業的優勢。
在市場方面,國內廚電市場仍有巨大潛力。首先是產品,我國廚電產品的普及率遠遠不及發達國家,吸油煙機在內地大中城市的普及率為50%,農村更是低于1%,而歐美發達國家已達到100%;我國大中城市微波爐的普及率僅為10%,發達國家已經超過80%。這些對比數據下是一個巨大的市場空洞,有待廚電品牌去挖掘、建設。
未來廚電的智能化發展將圍繞控制方式和產品形態兩個基本點。而傳統廚電企業在智能化方面,還是應該聚焦于產品的本質功能。首要訴求不是吸引眼球,而是如何緊貼應用解決實際問題。沒有消費者會無緣無故,或者因為沖動而去購買一臺吸油煙機。怎么方便?怎么好用?怎么讓下廚這件事情變得更有樂趣?怎么實現以往實現不了的一些功能?這些才是智能廚電要解決的問題。
實現廚電智能化仍需時日
廚電智能化是大勢所趨,這是大家的共識。但相較于手機、電視、空調等家電產品,目前廚電產品在智能化方面的發展還比較落后,仍處于初期階段。而當前企業推出的大部分智能廚電產品距離消費者的預期仍然存在差距,智能廚電的研發和市場推廣過程并沒有像很多人預期得那樣快。
根據靈核網的統計數據,目前智能家電在電視、空調、、冰箱市場零售額的滲透率分別%為82.1%、7.8%、4.1%、1.2,而在智能廚電產品領域的總體滲透率還不到0.5%。并且主要還集中在遠程移動控制等方面。有些智能廚電產品雖然看起來很炫,但并沒有從本質上真正改善用戶的廚房體驗。
挖掘用戶需求 制勝智能廚電市場
廚電智能化是大勢所趨,但探索過程可能比我們想象的時間要更長,而智能家居的終極目標一定是要為消費者帶去真正有意思、有意義的智能。回到中國要從制造大國向強國轉型這個更大的命題,除去創新、質量和人才等技術層面的因素外,心態問題也很關鍵。中國并不是做不出高品質的制造,只是現在大家都在找風口,想讓豬飛起來。如果大家每天都在做這樣的夢,中國制造業很難做好。廚電企業應該沉下心來,踏踏實實去做好制造,無論互聯網時代怎樣變化,商業的本質,制造的本質是不變的,那就是:為顧客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
未來中國智能廚電市場空間會非常廣闊,到2020年中國要實現小康社會,中產階層的體量和高端市場是有密切關系的。廚電行業還是一個較為年輕的行業,廚電企業仍然需要在智能領域深耕細作,包括挖掘客戶的潛在需求,通過創新制造出更好的產品、服務,讓用戶更幸福、更安心。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