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被稱為新能源汽車市場化元年的另一重要原因是,新能源汽車在私人購車市場實現了突破,其中包括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的普及。
工信部的數據顯示,今年前9月,純電動乘用車生產1.99萬輛,同比增長7倍;其中插電式混動乘用車共生產8986輛,同比增長16倍。
今年以來的火爆程度超預期,綜合數據顯示,前10月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突破20萬和17萬輛。其中純電動汽車累計銷售113810輛,同比增長3.9倍;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累計銷售57335輛,同比增長1.8倍。
以至于浙商證券在其近期發布的研報中,將201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目標定在33萬輛,較此前的預計數字增長32%。按照業內預計,到明年新能源實現50萬輛的銷量應該“全無壓力”。
插電式混動車型的低基數和高增幅,讓業界對于相關車型的補貼討論再度升溫。近日,工信部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重點對新能源汽車在推廣中出現的一些壁壘進行治理,比如“一些地方拒絕插電式混動進入地方補貼目錄”等現象。
“插電式混合動力解決了消費者‘里程焦慮’的最大困擾。”比亞迪相關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但據中國汽車工程學會電動汽車分會理事長陳全世介紹,插電式混動汽車很容易在技術上進行“造假”,即車企只要在傳統的汽油車后軸安裝一個電動機就能改裝成插電混動,這個電動機既可以使用,也可以不用。陳全世提供的數據顯示,超過90%的插電式混合動力車主不使用電動模式,這是一個技術“漏洞”。
“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沒有‘插上電’的最重要原因是基礎實施不完善。”歐陽明高向記者介紹,如果使用方便,無論從環保角度還是從經濟利益出發,消費者都會優先使用插電式混動中的純電驅動。首先是要讓消費者使用新能源車,再“正確地用”。實際上,在私人新能源汽車消費市場,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已經成為重要組成部分。
“特斯拉”推漲新能源概念股
自去年以來,在資本市場上特斯拉帶動了相關新能源概念股持續上漲。“今年堪稱新能源車政策年,在相關利好消息驅動下,新能源車概念股的波動期至少會持續到2016年,屆時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迎來一個爆發點。”民族證券汽車分析師曹鶴表示。
還有分析指出,“新能源汽車”可謂是2014年中國汽車市場熱詞,這一情況在未來幾年或將延續。按照此前規劃,到201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預期目標為50萬輛,快速提升銷量仍將是下一階段的關鍵。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