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2014年全球光伏行業市場規模及分布狀況
2014年全球
光伏市場發展可以用“穩健保守”來概括,中國信保預計全球光伏裝機量能夠達44GW,較2013年的37GW增長約19%左右。其中,中國、日本、美國三個市場繼續保持2013年的明顯優勢,裝機量預計分別為10.5GW、9GW和6.5GW。歐洲市場裝機量已經連續三年下滑,盡管英國光伏產業得以強勁增長,但德國和意大利市場進一步下滑,整體裝機規模為預計在7GW左右。新興市場方面,2014年印度、南非、智利等市場均呈現迅猛發展態勢。
圖表1:2014-2017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量情況
從重點市場情況看:
中國2014年10月份以來出臺的系列措施針對的是光伏行業本身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機制性問題,如標準不完善、電站與電網建設不匹配、倒賣“路條”等。其作用并非短期,也不是簡單的遇到問題解決問題,而是基于規律的不斷完善。
日本新一輪的上網電價政策調整即將開始,但日本經濟弱復蘇、土地電網容量接近峰值、以及核電重啟的趨勢逐漸明顯,我們認為日本市場增速將出現下滑。
美國市場2014年保持了穩定的發展,三季度光伏裝機量達到1.35GW,較去年同期上漲41%,為美國有史以來第四次單季裝機量超過1GW。其中住宅系統裝機量為首次單季裝機量超過300MW,較去年同期上漲58%;非住宅系統裝機同比環比均出現下滑,較去年同期裝機量下降3%;公共事業級裝機量在2014年三季度達到825MW,此類發電項目已經成為美國開發商開發的主流。
圖表2:2011-2016年美國光伏裝機情況
二、
2014年中國光伏產品進出口情況
國際貿易方面,雖然我國對美韓發起了多晶硅“雙反”,但以加工貿易方式進口全年暢通無阻,2014年我國累計進口多晶硅102177噸,同比增長26.7%,進口額超過20億美元,創歷史最高紀錄。出口方面,日本已取代歐美成為我國第一大光伏出口市場,與此同時,不少光伏生產企業也將注意力轉移到國內市場和新興市場。2014年,我國光伏組件出口總額為144.6億美元,同比增長17.54%。雖然出口情況有所好轉,但是我們認為整體出口局勢仍不穩定,越來越多的國家針對我國光伏產品發起貿易壁壘,新興市場需求尚無法起到支撐作用,短期內我國光伏行業出口形勢并不十分樂觀。
圖表3:2010-2014我國光伏組件出口國別情況
2014年是光伏行業的轉折年,然而發展面臨重重挑戰。目前所有跡象都表明光伏產業有望于2015年強勢回暖。
三、
2015年全球光伏行業發展趨勢
我們認為,全球光伏市場向著“大國主導、市場結構多元”的方向發展,并且不同市場價格溢價差距將逐漸縮小,2015年中國有望超越德國成為全球累計裝機量第一大國。雖然油價可能是各國政府規劃部門在制定光伏發展計劃時的重要參考指標,但從目前來看原油價格下跌對光伏需求基本面影響較小。
從具體國家來看,2015年中國有望保持全球第一大光伏市場的地位,全國新增光伏并網裝機量15GW的目標有可能超額完成。近年高速增長的日本市場受到土地供應有限、并網及即將到來的上網電價政策重審等問題,該國2015年的裝機量預計為6.5-7GW之間。此外,由于政策落實緩慢及政府希望避免出現其他市場盛極而衰的情景,新興市場的發展不該被高估。雖然光伏行業發展對補貼的依賴性在短期內不會產生較大變化,但隨著近年來光伏產品價格迅速下滑,度電成本也逐年下降,未來政府補貼對行業發展的影響力度將逐漸消減。由于成本持續下跌,2015年全球光伏裝機量將介于53-57吉瓦之間,增長16%-25%。
四、
2015年光伏行業出口風險
總的來說,光伏行業在逐步恢復的同時也仍將面臨貿易摩擦加劇、經濟波動影響行業走勢、新興市場不穩定等風險。2015年,在我國光伏產品憑借性價比優勢大量出口的情況下,部分國家為減少這一波動對國內企業的沖擊,出臺貿易保護措施的意愿將有所增強,從而導致貿易摩擦程度進一步加大。此外,全球經濟復蘇將呈現持續分化態勢,而一國的宏觀經濟低迷也將持續向光伏行業傳導。最重要的是,我國多數大型出口企業的結構存在過度集中的現象,尤其向日美市場傾斜,過度依賴單一市場的風險仍普遍存在。
自2015年始,將以37%的幅度加速擴張,新增裝機量約達250兆瓦。此外,至2020年,高聚光光伏與低聚光光伏系統的安裝量將以每年兩位數百分比的幅度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