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2014年,隨著國家層面對保險業的發展和關注日益增強,保險業發展速度之快、效益之好前所未有。2014年,保險業堅持穩中求進、穩中有為,行業駛入發展的快車道。未來的中國保險行業發展潛力巨大。下文是對未來我國。
截至 2015 年 5 月,行業整體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 11,666.41 億元,同比增長19.46%;其中產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 3,488.31億元,同比增長 12.41%;壽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 8,178.04億元,同比增長 22.75%。
總體來看,由于 2011至 2013年保險市場的相對低迷,2014年同期及全年的保費同比增速有較大提升;在 2014年高基數的情況下,2015年前五個月的保費仍保持了 20%左右的同比增長水平、并且有保持較高增速的趨勢,預計 2015年行業保費增速仍會保持在一個理想水平。
友邦中國首席執行官蔡強認為,首先中國保險行業發展和中國經濟發展是不匹配的。沒有支持到GDP的發展。但是我感覺這個未來會有很大的改變。中國的GDP已經排到全球第二,而保費收入也進入了保險大國的行列。保費收入全球已經排在第四。我估計今年中國保費收入應該超過英國,進入前三名。中國保險行業還沒有進入保險強國的行列。也就是說保險強國的衡量指標有兩個,一個是保險密度一個是保險深度。保險密度人均剛剛200美元出頭,和發達國家差不多4000美元的人均保費是差不多20倍,所以未來發展潛力非常巨大。而保險的深度也只是不到3%左右。而世界發達國家的保險深度差不多是7%至10%,仍然是差不多一倍的差距。
其次是中國金融資產的分配不均。對于一個發達國家一般來說金融資產,或者換句話說老百姓的家庭財產一般三分天下,1/3銀行、1/3證券、1/3保險。在美國,證券的資產占到28%,但是多過了銀行的資產。銀行只是占了14%,而保險資產占到了28%。而對于亞洲文化的日本,保險資產也是28%左右,銀行資產會比證券資產高,因為我們知道日本的股票市場已經經歷了20多年的熊市。但是基本上各個國家,保險資產是比較穩定,基本上是在保持1/4至到1/3的水平。中國的保險資產只是8.7%。絕大部分的資產全部集中在銀行。
第三是消費者越來越成熟,這個資產會進行重新再分配,這是未來保險業以及中國成全行業未來發展的潛力。未來20年這個老齡化會進一步加速。保險我們都知道,保險是奢侈品,不是必需品,當冷暖溫飽滿足了之后,絕大多數人群就開始進入到奢侈品的消費,就是要考慮到我的退休、養老、健康、醫療。這個需求將會帶來非常巨大的收入。第四個就是我們現在的保障架構是廣覆蓋、我們的社保廣泛覆蓋,但是保障額度非常低,所以滿足不了絕大多數消費者的需求。
第四是國務院的新國十條首先是把保險定位在國家的高度,各個國家保險發展的加速期都是由稅務驅動。所以我們也是翹首以待,就是我們監管部門,現在更加的開放,包括費率市場化從兩年前開始,到今年的分紅險的市場化,都會激活市場化,都會激活消費者的需求,都會激活創新的推動。而各個保險公司也都在積極的加大這方面的投入。所以新的國十條給我們很明確的戰略目標。基本上延續了我們成功的經驗,所以沒有大的一個改變。而是一個戰略的微調。更多保險請查閱靈核網發布的《
“中國保險業的發展前景十分廣闊,深入落實保險業新國四條,全面深化改革創新,將為中國保險市場注入勃勃生機。”項俊波稱,預計到2020年,一個保障全面、功能完善、安全穩健、誠信規范,具有較強的服務能力、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與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現代保險服務業,將呈現在世人面前。中國將實現由“保險大國”向“保險強國”的轉變。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