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每年有75%的人至少患一次感冒,也就是說每年有近10億人至少需用一次感冒藥物。據統計,2013年感冒藥在零售市場的總銷售額約為350.2億,3億以上產品有14個,占整個市場的23%,年增長率4.1%。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醫藥制藥企業約6500多家,其中有上千家(約20%)生產同類不同劑型的治療感冒、咳嗽的藥品約100多種。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布的第一批otc藥品目錄中,感冒、呼吸道藥品多達83種,占otc市場的33%。
2013年排名前十名的感冒藥品牌最高占總份額4.3%,前五名差距也很校70%的份額集中在其他品種上,消費者選擇感冒藥還處在不穩定期。
感冒藥是otc藥品市場上競爭最為激烈的領域之一,有上千家企業競相角逐。盡管競爭幾近慘烈,但由于該類藥品市場空間巨大、技術門檻較低和利潤回報豐厚,仍刺激著眾多企業趨之若鶩。從目前的感冒藥市場來看,有以下兩個突出特點:知名品牌主導市常目前我國感冒藥市場上有1000多個品牌,但絕大部分市場份額由人們耳熟能詳的十幾個品牌所控制,這些品牌之所以廣為人知,主要緣于其大量的廣告投入。知名品牌的利益點明確。為樹立持久的品牌效應,獲得市場的長期利益,主流品牌的感冒藥生產企業都確立了獨特的利益點,并通過貼近生活、表現親情的廣告手法加以詮釋,引起了消費者的強烈共鳴。每個品牌都通過獨特的利益點使自身產品與其他競爭產品區分開來,不僅增強了市場競爭力,而且規避了市場風險。
國產品牌較大地滯后于合資品牌在國內市場上的發展
國產品牌的數量與市場占有率遠遠低于合資品牌。而且,從我們對產品成分分析結果可以看出,產品的內在差異性并不大,國內企業與合資企業的差距主要在競爭觀念和市場運作水平上,國內企業急需提高的是營銷水平,因為otc市場不同于處方藥市場,無論在產品包裝、價格制定、通路選擇、廣告促銷上都有其本身的特點。合資企業在以上方面普遍要比國內企業做得早、做得好,取得良好的業績也是必然的,而國內企業遲早要為其觀念滯后付出代價。
價格水平偏高,應有進一步下降空間
感冒作為一種常見性、多發性的疾病,使得抗感冒藥物成為常備藥品,目前的價格仍然偏高。對生產廠家來說利潤比較高,但隨著競爭進一步加劇,品牌進一步集中,價格應有下降空間。對于市場挑戰者來說,除了提高產品質量、加強廣告宣傳和其他措施外,使用恰當的價格定位策略也是一個爭取市場份額的好方法。
應重視通路促銷
好的廣告創意、精美的廣告制作、高播放頻率是提高品牌知名度的有效方法,但通路促銷在促使消費者購買方面起的作用更大。廣告僅僅使得消費者知道了產品,出色的廣告甚至可以引起消費者的購買興趣,但是店員推薦、賣場陳列在促使消費者作出最終購買決策上顯然更有影響力。企業如果想僅僅憑借大量的廣告投入便獲得大量的市場份額,將會變得越來越困難。otc市場的競爭,不僅僅是產品與廣告的競爭,誰對消費者研究得透,誰更注重消費者,誰就能取得競爭優勢。
傳統應能夠有所作為
在銷售額、銷售量排序前十位的十幾種藥品中,清一色的全是西藥。其實,我國的傳統中藥在治療感冒方面還是有獨特療效的,并且副作用較小,有許多患者希望用中成藥來治療感冒。在感冒的前期預防上,傳統的中成藥有著廣闊的前景,但是,對于治療感冒急癥的患者來說,西藥仍然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太太藥業正在發動以中藥為訴求的攻勢,值得重視。
據《》中提到,從感冒藥行業分析得知,抗感冒藥物不僅僅是一種藥品,更是一種商品,特別是在藥品分類管理以后,otc市場的競爭也越來越接近于普通商品的競爭,誰越了解顧客,越接近顧客,誰就能贏得顧客的信任,就能贏得市場。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