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物聯網產業發展特征

隨著物聯網技術應用與產業發展的逐步深入,中國的物聯網發展既具備了一些國際物聯網發展的共性特征,也呈現出一些鮮明的中國特色和階段特點。
一是多層面的政策投入成為推動現階段中國物聯網產業發展的最強動力。如果說國外物聯網產業發展屬于“市場驅動型”,國內更貼近“政策驅動型”。可以預見,未來中長期內,物聯網將成為國家推進信息化工作的重點,政策支持力度可望繼續加大。
二是中國物聯網各層面技術成熟度不同,傳感器技術是攻關重點。總體來看,物聯網的技術門檻似乎不高,但核心環節關鍵技術的成熟度參差不齊,導致物聯網產業標準制定和應用發展遲緩。雖然從全球物聯網發展來看,中國與美歐日韓等并駕齊驅,但目前在物聯網核心器件和軟件方面尚做不到自主可控。
三是物聯網產業鏈逐步形成,物聯網應用領域逐漸明朗。經過業界的共同努力,國內物聯網產業鏈和產業體系逐漸形成,產業規模快速增長。安防、交通和醫療三大領域,有望在物聯網發展中率先受益,成為物聯網產業市場容量大、增長最為顯著的領域。
四是標準化建設取得初步進展。中國與美歐日韓等一樣在物聯網技術方面領先,是物聯網國際標準的主要制定國之一,在建立自主標準方面具有一定優勢,并有主導標準的機會。不過,在物聯網總體標準體系建設方面,由于目前國內外并沒有統一標準,短期內還無法完成。
五是地方政府積極參與,成為物聯網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建設是中國城市化推進到一定水平的必然產物,對目前剛剛起步的物聯網產業發展意義重大。國家倡導發展物聯網產業,借以實現經濟轉型和工業化與信息化的融合,各地政府紛紛響應,高度重視物聯網產業。中國已有28個省市將物聯網作為新興產業發展重點之一,不少一二線城市在建設或籌建物聯網產業園。
六是無錫物聯網產業與技術高地加快崛起,國家設立傳感網創新示范區的戰略意圖初步實現。自2009年8月國家提出在無錫建設國家傳感網創新示范區(“感知中國”中心)以來,無錫以引領全國物聯網發展為目標,以創新為驅動,以應用為牽引,以企業為主體,搶抓機遇,匯聚各類優勢資源,把握產業發展制高點,優化創新創業環境,按照“一核多元”的產業布局,打造輻射全國的國家傳感網創新示范區。
全球物聯網市場規模預測
隨著各項(xiang)傳感技(ji)術(shu)(shu)、通信(xin)技(ji)術(shu)(shu)、計算技(ji)術(shu)(shu)的(de)(de)(de)(de)成熟,物聯(lian)(lian)(lian)網(wang)在各行業(ye)將有越來越多(duo)的(de)(de)(de)(de)應(ying)用需求出(chu)現(xian),并(bing)成為未來10、20年(nian)最矚目的(de)(de)(de)(de)長(chang)期趨(qu)勢。據測算,2020年(nian)全(quan)球(qiu)物聯(lian)(lian)(lian)網(wang)有望影響的(de)(de)(de)(de)下游(you)市(shi)(shi)場(chang)規(gui)模將突(tu)破3萬億(yi)美元(yuan),超過250億(yi)臺(tai)系統(tong)/裝置聯(lian)(lian)(lian)網(wang),而同(tong)時使用因特網(wang)的(de)(de)(de)(de)用戶總數達(da)44億(yi)人。麥(mai)肯錫2015年(nian)7月發(fa)布(bu)的(de)(de)(de)(de)最新報告(gao)則指出(chu),全(quan)球(qiu)物聯(lian)(lian)(lian)網(wang)有望滲透的(de)(de)(de)(de)下游(you)應(ying)用市(shi)(shi)場(chang)規(gui)模將在2025年(nian)以前成長(chang)達(da)到3.9-11.1萬億(yi)美元(yuan),達(da)到約(yue)11%的(de)(de)(de)(de)全(quan)球(qiu)經濟占(zhan)有率(lv),并(bing)與(yu)城市(shi)(shi)管理(li)、生產制(zhi)造(zao)、家(jia)庭(ting)事務、汽車駕駛(shi)、能(neng)源環保、物流運(yun)輸、工作辦公(gong)、消費結算、個人健康等(deng)重要(yao)領(ling)域結合形成9個千(qian)億(yi)級(ji)規(gui)模以上的(de)(de)(de)(de)細(xi)分市(shi)(shi)場(chang)。更多(duo)行業(ye)資訊(xun)請查(cha)閱靈核網(wang)發(fa)布(bu)的(de)(de)(de)(de)《》
煤炭行業20項專利項目榮獲第
廣東廣州釋放約12.5億填埋場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