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會扮演的重要的角色,但是在新能源汽車推廣的過程中,充電基礎設施一直是最大的瓶頸,由此也成為各地政策支持的重點。

扶持政策密集發布
北京市作為新能源汽車推廣最為重點的省市之一,歲末年初已經發布了多項扶持政策。1月7日,北京市小客車指標辦發布了關于2016年小客車指標總量和配置比例的通告,明確了2016年小客車指標年度配額為15萬個,其中普通指標額度9萬個,示范應用新能源指標額度6萬個。河北省的政策支持力度也頗大,《河北省新能源汽車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2016-2020年)》近日發布,明確到2020年形成50萬輛各類新能源汽車生產能力,其中乘用車35萬輛、10萬輛、客車5萬輛,實現總產值1000億元。
由于各地新能源汽車推廣目標普遍缺口較大,各地紛紛加碼了新能源汽車推廣的政策扶持力度。《沈陽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實施方案(2015-2020 年)》指出,2020年前將推廣1萬輛新能源汽車;長春市出臺的《2015-2016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實施計劃》指出,依照中央財政補貼資金標準 1:1給予地方財政補貼資金,地方財政補貼資金中省、市財政部門各承擔50%;《烏魯木齊市新能源公交車推廣應用實施方案(2015—2019)》提出,2015年至2019年,計劃在烏魯木齊市推廣應用500輛,平均每年推廣100輛左右。
同時,鋰電池產業鏈頗受政策關照。根據《河北省新能源汽車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2016-2020年)》,支持滄州明珠、北方奧鈦等企業加強電池隔膜和正負極材料技術突破,加大優勢產能,加快產業化項目建設,到2020年,形成1到2家動力鋰電池隔膜配套龍頭企業,形成2家以上年產3億安時先進鋰離子動力電池的生產企業。
充電設施仍是瓶頸
在新能源汽車推廣的過程中,充電基礎設施一直是最大的瓶頸,也成為各地政策支持的重點。
《北京市新能源小客車公用充電設施投資建設管理辦法(試行)》要求,到2017年,在社會公共停車場以及具備建設條件的公共區域,基本建成平均服務半徑5公里的公用充電設施網絡服務體系;海南省發布的《加快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工作方案》要求,在全長700公里的環島公路上,每隔50公里沿公路兩側建設一對快充電站,“十三五”期間,將總共建成28個,實現全島區域全覆蓋。
換電站也是政策支持的重點。《重慶市加快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要求,到2020年,主城區原則上按服務半徑每1公里提供1座公共充換電站,累計建成不少于30座公共充換電站;其他每個區縣(自治縣)城區至少建成1座公共充換電站;每個重點旅游景區至少建成1-2座公共充換電站;凡具備安全條件的加油站、加氣站、高速公路服務區等實現充換電設施全覆蓋。
力帆股份將(jiang)成(cheng)為(wei)(wei)上述政策(ce)的受益者。2015年5月(yue),公司(si)發布非公開發行股票(piao)預案,擬募資52億元投入新(xin)能(neng)源(yuan)(yuan)汽車(che)相關業務(wu),其中(zhong)(zhong)10億元投入新(xin)能(neng)源(yuan)(yuan)汽車(che)能(neng)源(yuan)(yuan)站(zhan)項目。2015年8月(yue),公司(si)首座能(neng)源(yuan)(yuan)站(zhan)奠基,建(jian)成(cheng)后每天可(ke)以為(wei)(wei)2000輛新(xin)能(neng)源(yuan)(yuan)汽車(che)進行換(huan)電。公司(si)副董(dong)事長陳衛(wei)在(zai)接受中(zhong)(zhong)國證(zheng)券報記者采訪(fang)時表示(shi),“未(wei)來五年,公司(si)將(jiang)在(zai)全(quan)國建(jian)成(cheng)500座能(neng)源(yuan)(yuan)站(zhan),覆蓋京津冀(ji)、長三角(jiao)、珠三角(jiao)、西(xi)南、華中(zhong)(zhong)等地區主要(yao)城市。”
煤炭行業20項專利項目榮獲第
廣東廣州釋放約12.5億填埋場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