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筆者最近腦熱,晚上用淘寶充值話費,結果手滑把"9"打成了"8",當時毫無意識,美滋滋的等著移動客服給我發送充值成功的信息,結果半響無回應再打移動公司客服號碼查詢,發現手機并未充值成功。于是,馬上查詢支付寶,顯示交易成功,無法退款,聯系淘寶客服,移動客服,均表示無能為力,愛莫能助。筆者懷著孤注一擲的勇氣,打那個突然被我莫名其妙沖了50大洋的號碼,希望對方發發善心能返還筆者的"血汗錢",結果打過去一遍又一遍秒斷,原來是空號…
筆者還是不死心,第二天早上在網上搜索看看有什么解決方法,結果發現"充錯話費,無法退款"的詞條達34600000個,而且據悉,支付寶話費充值速度根本就是秒沖成功,當也就是說你剛剛輸入手機支付密碼,手機話費充值成功短信就會發到你的手機上,這種情況來辦理申請退款就顯得不那么現實。換句說說,在網上充話費,如果不小心充錯了號碼,那消費者就只好當做為自己的錯誤買單,感嘆一句"這就是命"了!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經濟的發展,第三方支付(尤其是互聯網支付)市場規模迅速發展。根據靈核網發布的第三方支付顯示,截至2015年6月,我國使用網上支付的用戶規模達到3.59億,較2014年底增加5455萬人,半年度增長率 17.9%。與2014年12月相比,我國網民使用網上支付的比例從46.9%提升至53.7%。與此同時,手機支付增長迅速,用戶規模達到2.76億,半年度增長率為26.9%,是整體網上支付市場用戶規模增長速度的1.5倍,網民手機支付的使用比例由39%提升至46.5%。
2014年中國第三方互聯網支付交易規模達到80767億元,同比增速達到50.3%。
當然,第三方支付的快速發展,并不是說明第三方支付已接近,目前,第三方支付還存在一些漏洞,例如前面說的話費充錯,無法退回。尤其是在消費者權益方面,第三方支付的保障力度還不夠。網上支付比傳統支付方式的技術性更強,相對于服務提供商,消費者處于技術弱勢地位。傳統的合同法、侵權法難以充分保障網絡交易中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比如,一些公司會在服務協議里將更多的責任和不公平條款強加給客戶,而客戶在接受服務時必須選擇接受該條款,一旦發生意外事項,服務商則可通過這些條款免責。
另一方面,現階段我國的第三方支付平臺是通過限制賣家的某些權利來保證消費者利益,這有違我國民法的公平等原則,比如支付寶交易規則中的買家滿意后"確認付款",一旦發生惡意退款,賣方將處于不利地位。
第三方支付業務要想健康持續的發展,必須進一步加強消費者保護力度,防范網絡支付的各種風險。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