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截至2月5日,標準股票型基金今年以來的跌幅為22.41%,而靈活配置型基金得益于0-95%的浮動倉位,同期跌幅為14.94%。其中,一些量化類基金的表現出眾。以1月13日成立的中歐數據挖掘多因子基金為例,截至2月5日,該基金單位凈值為0.994,與成立時基本持平。而同期,上證指數[0.14%]下跌了8.58%、滬深300指數跌幅也達7.83%。2月19日,已經“滿月”的中歐數據挖掘多因子基金將結束封閉,重新打開申購。
分析人士指出,2016年市場大概率呈現“猴市”風格,是否能靈活把握倉位,可能成為基金凈值表現的關鍵因素。而在國內股市波動大,市場非有效性明顯的背景下,“機器選股”頗具優勢。據知情人士透露,中歐基金量化投資策略組的倉位模型年初以來持續提示低倉位,直到2月2日起才提示建倉,可見量化模型在主動擇時方面具有優越性。
據了解,在去年6月中旬的一輪股市大幅下挫中,量化投資產品以整體穩健的表現,迅速贏得了投資者青睞,規模和數量上均快速增長。而在市場情緒低迷的2016年1月,通過機器學習算法和多維海量因子選股的中歐數據挖掘多因子基金,仍然提前結束募集。業內人士指出,基于量化投資的分析框架,能使量化基金的數據源更獨特,策略體系更為穩健,與傳統投資方式選出的股票相關度低,因此受市場波動的影響也相對較小。這或許正是震蕩市中,量化基金受投資者青睞的原因之一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