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抵制結構性改革?” 不存在!
針對有外媒記者提及“國企抵制結構性改革”,徐紹史認為這種情況并不存在。“國企改革有它的難度,因為涉及到利益格局調整和體制機制創新等,但我們都是擁護全面深化改革決定的。”徐紹史表示,去年是國企改革的“方案制定年”,成果非常豐碩的。
他透露,國企改革實際已經展開,國資委管理的央企從112家減少到106家,中遠和中海、招商局集團和中外運長航集團等6對共12戶中央企業進行了合并重組。
徐紹史說,今年是國企改革任務落實年,將持續推進各項改革和試點。“雖會有一定的難度,我們會跟企業共同努力,更好地來推動這些方面的改革。”
更好發揮投資的關鍵作用
“要更好地發揮投資的關鍵作用,增加有效投資來補短板、調結構,這也是我們政策工具箱里的一項政策。”談到如何在應對經濟下行壓力中發揮投資的關鍵作用,徐紹史說。
他表示,今年中央預算內投資安排5000億元,將會抓住一些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著力調結構,補短板,重點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糧食水利、中西部鐵路、科技創新、節能環保和生態建設等。
在國際方面,徐紹史表示,今年將與“一帶一路”布局中已經簽訂合作備忘錄的國家做出具體安排,推進一些重要的走廊建設。采取更多的措施推進國際產能合作,在鐵路建設、優勢產能轉移等方面爭取更多實質性進展。
談到外界有關“中國經濟‘硬著陸’不可避免”的說法,徐紹史認為,中國經濟具有較強的內在支撐彈性空間和抵御風險的能力,具備物質基礎雄厚、市場需求巨大、區域發展空間廣闊、生產要素質量提升、宏觀調控經驗豐富等五方面有利條件,完全有能力運行在合理的區間。“中國經濟是絕對不會‘硬著陸’的,所謂‘硬著陸’的預言,是一定要落空的。”
“還有人說‘中國經濟拖累了世界經濟的發展’,我覺得不存在這種現象。”他指出,中國經濟增速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仍位居前列,在速度、進口、投資、增長貢獻率等方面對世界經濟貢獻十分明顯。盡管2016年中國經濟面臨的風險不容低估,但目前中國在政策工具箱里有充足的政策儲備,而且還在不斷地研究充實。“我們有條件、有能力、有信心使2016年的中國經濟運行在合理的區間。”
談樓市 因地制宜化解7億多平方米房地產庫存
徐紹史說,中國正面臨艱巨的房地產去庫存任務,到2015年末全國商品房待售總面積7.19億平方米,要化解高庫存并非易事。
他提出,可以考慮三方面推進:一是加快農民工市民化進度擴大住房需求,同時加快城市棚戶區改造和保障房建設等進度,更多采用貨幣化安置收購存量用房;二是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構建購和租并舉的住房制度;三是要因地制宜地進行調控。此外,還可采取一些經濟政策增加住房供地、加快推進保障房建設和棚改等,并抑制不合理的投機性需求。
“我們要有耐心,要因地制宜地施策。我相信,通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它能夠達到預期的目標。”他說。
談就業 化解過剩產能不會引起第二次下崗潮
徐紹史表示,我國就業形勢依然比較樂觀,化解過剩產能不會引起第二次下崗潮。
“我們正在持續推進過剩產能的化解工作,按照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還要進一步加大力度。”徐紹史透露,近兩年鋼鐵、煤等領域的過剩產能化解過程中,“各地政府想了很多辦法,能夠妥善解決職工的安置問題。”
徐紹史進一步透露,我國鋼鐵產能在5年之內要減少1至1.5億噸,煤炭產能在3到5年內要減少5億噸、減量重組5億噸。“中央也已經拿出一大筆資金作為獎補資金,重點幫助國有企業安置困難職工。請大家相信,有中央政府的指導,有各地政府的精心安排,化解過剩產能絕對不會出現第二次下崗潮。”他說。
徐紹史表示,隨著我國經濟總量不斷擴大,再加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第三產業吸納就業能力擴大,勞動力流動速度加快等因素,我國就業形勢總體上仍然比較樂觀。此外,國家針對大學生,失業、返鄉農民工,困難企業中具備再就業能力的職工,困難地區有就業意愿的人員和確實有困難的就業人員等五類人準備了專門的支持政策,再加上就業信息網、職業培訓網和社會保障安全網的支持,“對就業這個問題,我們要有信心。”
談民生 重點考慮2.2億人口養老服務
徐紹史說,“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在民生問題上的筆墨更重、措施更實。未來五年,我國要通過精準脫貧,使貧困人口全部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的問題。
“‘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提出了基本公共服務清單,明確政府職責來提高公共服務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這是‘十三五’期間要做的一件大事。”徐紹史說,政府在提供基本公共服務的同時,要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和收入分配政策,實施全民參保計劃,穩步提高社會保障的統籌層次和水平
徐紹史說,“十三五”期間,將切實提高居民的教育和健康水平。教育方面,重點普及高中階段教育,高中教育毛入學率要達到90%,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0.8年。醫療方面,將實施“健康中國”行動計劃,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人均預期壽命在“十三五”期間要提高1歲。
他還強調,“十三五”期間將加強重點群體的權益保障。未來將重點考慮2.2億老年人口的養老服務;對于2.77億的農民工來說,只要具備條件就要解決他們在城市落戶的問題,落實居住證制度,讓他們享受到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務;關注8000多萬殘疾人群體,殘疾人的托養、康復、教育、就業問題在“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中得到體現。更多最新數據分析、市場分析報告、市場調研、行業分析,請訪問。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