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對值:可觀增長
圖表已非常清晰地給出了結論:隨著2015年全年數據的出爐,環保企業的海外營收規模終于展示出了接近翻倍的可觀的增長,總規模達到了54.5億元。64家企業中,有28家取得了海外營收,其中16家這一數值較去年增長,增長超過1億元的企業為首創股份、清水源、神霧環保以及北控水務集團。另有5家企業這項收入實現了從無到有的轉變。
相對值:重要性顯著提升
以海外營收占總營收比重的變化來分析海外營收的重要性變化情況,發現有5家企業(除已提到的首創、清水源和神霧環保之外,還有博世科和天翔環境)海外營收在總收入中的重要性大大提升——增加了10個百分點以上。
質變:產品出口到環境服務落地
之前的結論中已經提到:2015年中之前環保企業大部分海外營收為設備等環保產品外銷帶來的,海外項目運營及海外工程收入占比很低。而伴隨著的海外收購,也多以獲得標的公司的核心技術從而加強在國內市場競爭力為目的。但這種現象在近一年以來已有所轉變,整理如下:
不難發現,這些國際并購及對應海外營收的變化的背后是環保企業國際化戰略思路的轉變。從設備出口,到海外工程,到投資運營,到生態網絡的建設,海外掘金的方式的變化實際也是數十年間中國環保企業經營模式不斷演進,產品和服務的附加價值不斷提升歷程的縮影。在國內市政污水處理,市政垃圾處理等主要市場飽和度不斷提升,競爭逐漸加劇的情況下,具備實力的企業的國際化戰略早已從簡單的向外求利潤,轉變為試圖打造國際品牌,與國際環保巨頭在全球市場同臺競爭。根據前面海外營收變化的分析,這一戰略通過并購和對外投資等方式實施的效果已逐漸顯現。
未來:幾個看點
在去年的文章中,宇墨咨詢給出了“環保產業走出去的春天還未到來的結論”,而今天,環保企業的國際化發展戰略實際已展現勃勃生機——這股春風給人以期待和持續關注的欲望。在未來一兩年,有以下幾個看點值得追蹤:
1.從2013年起,中國環保企業實施的19例海外并購中,多達7個海外標的尚未并入收購方的財務報表,當包括德國EEW、泰國PJT等大型環保企業在內的標的公司資產和收入計入上市公司,以上54.5億元/年的環保企業海外總營收規模還將被大大推高。
2.納入中國環保企業麾下的這些海外運營標的的營收情況將在下一年年報中體現,屆時將可以此直接評價這些天價收購的效益產出比。
3.還有超過半數的環保上市公司尚未進行海外投資及取得境外營收。但不少企業都展示出了強烈的海外收購意向,甚至包括一些具有實力的新三板環保企業——這些企業將是中國環保企業更加全面國際化的潛力所在。
版權聲明